[实用新型]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80012.5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式双轴 同步 枢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针对安装于可掀开及盖合的电子器物上的双轴同步枢纽,并涉及一种配置于双轴同步枢纽二转轴之间的多层式齿轮连动结构,凭借的可改善齿轮式双轴同步结构的中心距限制问题。
背景技术
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或电子书等具备可掀开及盖合能力的电子器物,其显示模块(例如,屏幕)与机体模块(例如,主机、键盘)之间,通常设有单一可接受外力驱动而往复转动自如的转轴,并经由掀开及盖合的动作来展缩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以利于使用操作及收藏,但这类设有单一转轴的电子器物的掀开角度通常不大于180度。
为使电子器物的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在使用方面具备更多的操作模式和应用范围,市面上已存在一种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双转轴的技术;举如中国台湾第100224345号“具限位功能之双轴式枢纽器”及第101210179号“滑轮卡锁式双轴枢纽器”等专利案,使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之间可相对翻转0至360度,而产生不同的操作模式。
上述双转轴的现有技术,主要是在显示模块和机体模块之间设置二相互平行的转轴,且二转轴共同枢置于一轴承件上;各转轴两端分别设成一用以枢置于轴承件上的枢接部,以及一用以结合所述显示模块、机体模块的固定部,而使所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各自基于轴承件翻转摆动至任意角度,令电子器物产生不同模式的操作形态。
为使所述显示模块及机体模块的启、闭过程更加顺畅,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种可将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相互连动的技术,主要是在二转轴上各自设置一主齿轮,并于二主齿轮之间同层枢置二传动齿轮,使二主齿轮经由所述的这些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进而相互连动;如此,当掀动显示模块时,该显示模块的转轴及主齿轮随之转动,且显示模块的主齿轮通过各传动齿轮连动该机体模块的转轴及主齿轮同步转动,而使所述显示模块与机体模块相互开合运作。
然而,如上所述所述的这些传统枢纽的连动型态,是将该两主齿轮及两传动齿轮设于同一传动层上相互啮合连动,因此该二转轴的轴心距离,会直接受到该各齿轮之间啮合传动角度的限制,导致整体枢纽件的体积不易加以缩小,间接也影响了上述所运用电子器物的材积可调节条件。
发明内容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的改良,特别是凭借同轴不同层的传动方式,使各传动齿轮之间,分别在不同传动层上相互啮合传动,凭借不同传动层间的传动齿轮啮合角度容许调整的作用,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因各齿轮间相互啮合角度受限,而导致两平行转轴的轴心距离难以缩短的缺失。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式双轴同步枢纽结构,具有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转轴及一第二转轴,其中:
该第一转轴上设置一第一主齿轮,该第二转轴上设置一第二主齿轮;该第一主齿轮在同一传动层啮合一第一副齿轮,以及该第二主齿轮在同一传动层啮合一第二副齿轮,该第一副齿轮同轴组设一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二副齿轮也同轴组设一第二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在与该两副齿轮不相同传动层相互啮合。
凭借上述,当第一主齿轮随着第一转轴转动时,该第一副齿轮接受第一主齿轮啮合传动,再同轴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二传动齿轮则接受该第一传动齿轮的啮合传动,而后同轴带动第二副齿轮,再令该第二副齿轮啮合传动该第二主齿轮及第二转轴,而使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得以同步连动。
据此,该第一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位于同一传动层上相互啮合连动,再同轴传动到不同传动层的该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连动,而后再同轴传动到另一传动层或与第一主齿轮相同传动层的第二主齿轮与第二副齿轮相互啮合连动,而使所述第一主齿轮与第二主齿轮之间的同步传动,来自于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通过位于不同传动层相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予以分别同轴传动。如此一来,第一副齿轮与第二副齿轮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将可相异于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且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的直径也可相异于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的直径;如此,很明显的该两副齿轮间,以及两副齿轮与两主齿轮之间的传动啮合角度,将可受到较小的限制,进而使得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中心距离具有较大幅度的可调整性,有利于缩小枢纽的体积。此外,由于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之间容许有角度差,可进一步使调整第一主齿轮及第二主齿轮与第一副齿轮及第二副齿轮的啮合角度变得更为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世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00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全自动电解除垢缓释杀菌设备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节能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