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传播的轮压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9325.9 | 申请日: | 2014-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游海;吴艳;赵之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六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2 | 分类号: | B60C23/02;B60C23/2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播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光传播的轮压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轮胎气压是影响汽车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当轮胎气压过低或漏气,其与地面的摩擦力成倍增加,加速轮胎的磨损同时增加油耗。更为甚者,轮胎侧是轮胎的薄弱部位,气压过低时会不断受到挤压和拉伸,易造成疲劳失效,发生爆胎。所以对轮胎气压进行实时监控是保证轮胎安全的重要手段。 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而开发设计的一项提高汽车安全的新技术,它运用汽车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等,在汽车行使时实时监测所有轮胎的气压,轮胎漏气和低气压状态进进报警。然而,现有的轮压传感器检测均是使用压力传感器,受单一芯片商控制,造价较高。
实际上,除了直接获取轮胎内部压力的方式外,还可通过其它间接方式准确测量轮压。例如,光线在不同的介质、压力与温度下的传播速度会有相应的变化。对此,如通过测量光在轮胎内传播的时间来计算光速,就可根据实验数据对照查找到对应的轮压值,本专利正是基于此而作的深入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光传播的轮压监测系统,大为降低监测装置的造价与维修成本,且有效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与测量的准确。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光传播的轮压监测系统,包括
一处理器,用以对与其连接的各功能模块所反馈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编码;
一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以获取轮胎温度;
一红外光发射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以由处理器控制产生并发射红外光束;
一红外光接收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以获取直射或反射的红外光束,并生成对应的红外光束反射量数值与记录红外光束截获时刻;
一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其至少存储有汽车轮压与轮胎温度、光传播时间、光反射量的对照数据表;
一无线发射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以由处理器控制向与其连接的检测终端发射数据;以及
电源模块,用以为上述各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利用测量红外光速的方式代替现在技术中的压力传感方式,不但打破了传统方案中压力传感芯片价格高企的局面,使装置整体造价与维修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测量结果受突发影响的波动小,更为准确地反映轮胎气压状况。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一光反射面,所述光射面设于红外光接收器的对侧并将红外光束反射向红外光接收器。当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均集成于一体时,就需要一个反射面对红外光束进行反射,这个方案进一步地加大的红外光束传播的距离,也就是说红外光束的传播速度受轮压影响更多,无论从光速计算,还是从轮压影响的角度都更为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光反射面为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器包括控制电路、红外发生器以及红外发射管,其由处理器控制间隔发射红外光束,且发射间隔大于光传播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发射器基于2.4G蓝牙制式或其它无线传输制式。
进一步的,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一加速度传感器,用以检测车输起动、加速、制动状态。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实际的检测需求,添加相应的传感装置,以获取更多方面的传感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以及与电池连接的储能电路、供电电路;
所述储能电路,包括压控元件,用以利用轮压变化自激发电;
所述供电电路,用以为装置中的其它模块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性能稳定、造价与维修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功能完善,除可监测轮压外,还进一步监测轮胎温度、汽车的起动、加速与制动;
3、具有储能功能,不用担心监测装置因无电而失效,亦免取频繁更变电池的烦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光传播的轮压监测系统,包括
一处理器1,用以对与其连接的各功能模块所反馈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用于数据传输的数据编码;
一温度传感器2,与处理器1连接,用以获取轮胎温度;
一红外光发射器3,与处理器1连接,用以由处理器控制产生并发射红外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六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六源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3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