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9252.3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9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根;吴杰洋;胡忠军;唐永涛;张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库 长度 可塑性 标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标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鱼类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动物个体以及其群体的研究和管理主要使用动物标记,通过特殊的标记对动物经行跟踪、监视等,还可通过回捕来估算某一区域内其种群的数量。目前,国内外对动物的标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体外标记、体表标记、体内标记、自然标记、遥测技术标记、基因标记、化学标记等等。
以上几种标记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考虑到成本、实施的简易程度以及保留时间的长短,并不是每个方法都可广泛应用。其中成本相对较低的是体外标记中的挂牌标记法、体表标记中的注射荧光和染色标记法、自然标记法中的剪鳍和热冷烙印法。遥测、基因等标记方法成本较高,实施流程也复杂,这些标记方法并没有考虑到3-5年以后标记的保留效果。
在考虑成本、操作简易度以及标记在体内保留时间的长短方面,体外挂牌是最适合大规模标记的方法,相比于自然标记法,它对鱼体造成的损伤也是非常低的,也比注射荧光更加简易。挂牌标记中的信息牌包含简单的信息,可以区分不同标记批次,不同种类等等,方便以后的回捕研究。在研究鱼类种群时(标记重捕法),一般是针对12—15cm左右鱼种,对其背部肌肉经行穿透挂牌标记,待1-3年后回捕,对于12—15cm的鱼种,一般会选择较短胶针,尽量避免胶针过长而影响鱼类的正常活动,进而降低其被捕食的概率。但是随着鱼体变宽,太短的胶针会被肌肉所撑破,进而存在脱落的风险,导致体外挂牌标记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廉、实施方便、对于鱼体损伤小、标记牌不易脱落的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其主要特点是,包括外套管和倒刺针头,所述的倒刺针头设置于所述的外套管的左端,所述的外套管的右侧具有标记杆,该标记杆沿着所述的外套管的轴线方向相对于该外套管自由移动,且所述的标记杆向右移动时由抵挡装置限位。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中的外套管内设置有内杆,所述的内杆的右端与所述的标记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内杆在所述的外套管内沿该外套管的轴线方向自由移动。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中的抵挡装置包括抵挡盘和相应的抵挡环,所述的抵挡盘与所述的内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抵挡环设置于所述外套管的右端,所述的内杆沿所述的外套管的轴线方向向右移动时,所述的抵挡盘通过所述的抵挡环限位。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中的倒刺针头包括两根关于所述的外套管的轴线对称的倒刺。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中每个所述的倒刺与所述的外套管的轴线的夹角范围均为40~50度。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中的内杆为实心塑料管。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中的内杆的长度范围为1.8~2.3cm;所述的内杆的外径范围为1~1.1mm。
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中的标记杆为长方体塑料管。
采用了该结构的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标记杆与外套管活动连接,当鱼体逐渐变宽后,内杆会将标记杆自然顶出,因此标记杆的保留时间长,可以保证在一定年限内标记杆不会脱落,对于鱼体的损伤较小,且标记方法简单,标记杆中存储鱼体的各类信息,方便之后的回捕研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标记放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标记放流装置中内杆拉出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 倒刺针头
2 外套管
3 抵挡环
4 内杆
5 抵挡盘
6 标记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该水库鲢鳙长度可塑性标记放流装置,包括外套管2和倒刺针头1,倒刺针头1设置于外套管2的左端,外套管2的右侧具有标记杆6,该标记杆6沿着外套管2的轴线方向相对于该外套管2自由移动,且标记杆6向右移动时由抵挡装置限位。
外套管2内设置有内杆4,内杆4的右端与标记杆6固定连接,内杆4在外套管2内沿该外套管2的轴线方向自由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2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管包装机的扭力传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安瓶瓶盖安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