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积灰的高效选粉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8588.8 | 申请日: | 2014-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海;廖敬东;张云波;王付华;鲁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7/083 | 分类号: | B07B7/083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030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有效 减少 高效 选粉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建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运行可靠,能够有效减少积灰的高效选粉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水泥生产中,与水泥磨机配套使用的选粉机一次风室内积灰较多,严重影响设备效率;选粉机收尘器进口与选粉机出风管道距离大,布袋收尘器较长,造成此水平段积灰十分严重,积灰经常堵至管道截面积的三分之二,对选粉机的通风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使得选粉效率低下,电动机循环负荷增大,选粉机回料细度极不理想, 回料里含有大量的成品,出料斗提机电流上升较快,对磨机的粉磨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运行可靠,能够有效减少积灰的高效选粉机装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运行可靠,能够有效减少积灰的高效选粉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能够有效减少积灰的高效选粉机装置包括一次风管、二次风管、风室隔板、导流叶片、蜗轮叶片、补风阀、出风管灰斗、闸板;所述的一次风管、二次风管为蜗壳形筒体;所述的导流叶片、蜗轮叶片环形布置于风室中部;所述的导流叶片蜗轮叶片中心重合;所述的一次风室与二次风室之间设置风室隔板;所述的一次风管正面设置补风阀;所述的出风管灰斗设置于出风管水平位置;所述的闸板设置于出风管灰斗底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一次风室和二次风室之间增加隔板的结构,使选粉室内产生旋流;同时一次风补风阀位于一次风进口的正面,提高了选粉机选粉效率;在选粉机出风管水平段(较容易出现积灰的地方)设置灰斗(类似沉降室),将灰直接引至斗提机的成品斜槽上,灰斗锥部卸料采用闸板控制,可防止漏风。本装置提高了选粉机效率,降低了循环负荷,减少了出风管积灰,减小因回料量过大对磨机粉磨效率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运行可靠,能够有效减少积灰,提高选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次风管,2-二次风管,3-风室隔板,4-导流叶片,5-蜗轮叶片,6-补风阀,7-出风管灰斗,8-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次风管1,二次风管2,风室隔板3,导流叶片4,蜗轮叶片5,补风阀6,出风管灰斗7,闸板8,所述的一次风管1、二次风管2为蜗壳形筒体;所述的导流叶片4、蜗轮叶片5环形布置于风室中部;所述的导流叶片4蜗轮叶片5中心重合;所述的一次风室与二次风室之间设置风室隔板3;所述的一次风管1正面设置补风阀6;所述的出风管灰斗7设置于出风管水平位置;所述的闸板8设置于出风管灰斗7底部。
所述的风室隔板3与一次风室、二次风室固接。
所述的风室隔板3与一次风室、二次风室壁焊接。
所述的风室隔板3为普通钢板上面再堆焊或喷涂耐磨材料的结构体。
所述的补风阀6大小与一次风管1相适应。
所述的出风管灰斗7设置于出风管水平段中部。
所述的出风管灰斗7与出风管固接。
所述的出风管灰斗7上部呈四方柱状,下部呈四方锥状。
所述的闸板8与出风管灰斗7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所述的闸板8呈矩形,厚度8~2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一次风室和二次风室之间增加隔板的结构,使选粉室内产生旋流;同时一次风补风阀位于一次风进口的正面,提高了选粉机选粉效率;在选粉机出风管水平段(较容易出现积灰的地方)设置灰斗(类似沉降室),将灰直接引至斗提机的成品斜槽上,灰斗锥部卸料采用闸板控制,可防止漏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85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摸检测装置、带触摸检测功能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