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静压桩机的刮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8490.2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吉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静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刮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液压静压桩机的刮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基础施工中,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液压静压桩机进行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方式得到了广泛发展。
现有液压静压桩机通常具有压桩机构,该压桩机构设于静压桩机的主架构的中央部分,压桩机构中设有夹桩器将桩头夹紧,之后开动压桩油缸将桩压入,后常通过送桩柱将柱桩送入地面以下。然而,该送桩柱将桩柱送入地下后,其壁面上常常会粘有许多泥土,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如不及时清除送桩柱上的泥土,粘结在送桩柱上的泥土露出地面后即冻结,导致夹桩器无法将桩柱夹起,只能采取人工进行泥土清理,耗费许多人力及时间等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压静压桩机的刮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泥土无法清除、浪费人力时间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液压静压桩机的刮泥装置,用于设于一液压静压桩机的底部,所述刮泥装置包括设于液压静压桩机底端的板体及设于板体下表面的筒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供送桩柱通过的圆孔,所述筒体对应设于圆孔处,且为由圆孔的外周面向下呈渐缩状延伸的圆台状。优选方案为,所述筒体底端的内径比所述送桩柱的外径大5mm。
优选方案为,所述筒体顶端的内径比所述筒体底端的内径大95mm。
优选方案为,所述板体上还设有加强肋。
优选方案为,所述筒体由两片或三片钢板组合而成。
优选方案为,所述刮泥装置还包括固定刮泥装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设于液压静压桩机内及刮泥装置的板体内的一螺栓、分别螺合固定于螺栓两端并分别贴设于液压静压桩机的底部上及刮泥装置的板体的下表面的两螺母、分别固定于液压静压桩机的底部下方及刮泥装置的板体的上表面的两垫片及夹设于两垫片之间并套设于螺栓上的一管体。
优选方案为,所述管体为钢管。
优选方案为,所述液压静压桩机底端具有四个突出件,所述板体为矩形板体且固定于突出件上,所述板体各边端位于突出件的外侧且距突出件中心的距离为0.1m。
优选方案为,所述板体为20mm厚的钢板。
优选方案为,所述筒体为20mm厚的钢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液压静压桩机,由于所述刮泥装置的设置,使送桩柱壁面上粘有的泥土被所述筒体挡设于筒体的外侧而从送桩柱的壁面脱落下来,从而防止夹桩器无法将桩柱夹紧而浪费人力和时间等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静压桩机使用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液压静压桩机处于使用状态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
100、液压静压桩机;13、突出件;15、穿孔;20、刮泥装置;21、板体;22、筒体;23、通孔;25、圆孔;26、加强肋;30、固定件;31、螺栓;32a、32b、螺母;35a、35b、垫片;36、管体;50、送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刮泥装置用于设于一液压静压桩机100的底部。
所述液压静压桩机100的底部具有四个突出件13。每一突出件13的底面上设有一穿孔15。请同时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静压桩机100内设有送桩柱50。所述送桩柱50为圆柱状,其外径与需送入的柱桩的柱径相同。具体实施时,所述送桩柱50可不是设于液压静压桩机100内的柱体,也可为另一柱桩,即通过另一柱桩将前一柱桩送入地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吉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吉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84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性可生物降解包装软管材料及其软管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快换式钻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