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操纵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7880.8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肖善平;林水良;叶水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B66F9/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操纵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操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操纵杆已经应用于各种不同操作上很多年了。操纵杆通常会被用在与液压设备相关的事务中,比如起重机和叉车等设备。具体的说,操纵杆能够让设备实施紧凑的多维动作。
现有技术中,操纵杆分别独立安装固定,且一个操纵杆通常控制一个阀,此种结构只能输出一个方向的控制,并会导致操纵杆数量多,所占用的空间较大,而且在实际操作使用中存在诸多的不方便,操作过程复杂,且容易使操作人员出现错误操作,造成危险。
因此,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集中操纵控制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操纵控制装置,使一个操纵杆可以输出两个方向的控制,避免出现错误操作的情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集中操纵控制装置,由万向节、杠杆和操纵杆组成,万向节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而另一端与操纵杆连接,杠杆固定在万向节与操纵杆的连接端并与操纵杆连接,杠杆上设有端面,端面与Y轴呈45度,端面上设有分别供两个阀安装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处于或接近XY平面,且第一连接孔处于或接近Y轴,第二连接孔处于或X轴。
所述万向节一端通过底座固定在安装位置上。
所述杠杆上形成锁紧夹,锁紧夹借助螺栓使杠杆固定在操纵杆上。
所述阀上设有螺栓,螺栓通过螺母的配合使阀安装在第一连接孔或第二连接孔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借助操纵杆带动杠杆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绕X轴或Y轴做往返的旋转运动,从而使杠杆上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对外输出Z轴方向的两个反复运动,实现了一个操纵杆对两个方向的操作,且这两个方向的操作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时完成,使得对操纵杆的操作过程更加简洁,并且节省了所占空间,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降低了错误操作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未连接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端面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阀的总装示意图。
标号说明
万向节1,底座11,杠杆2,操纵杆3,锁紧夹31,端面4,第一连接孔41,第二连接孔42,阀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 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集中操纵控制装置,由万向节1、杠杆2和操纵杆3组成,万向节1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而另一端与操纵杆3连接,此实施例的万向节1的一端通过底座11固定在车架上,车架上的任何位置均可。杠杆2固定在万向节1与操纵杆3的连接端并与操纵杆3连接。杠杆2上形成锁紧夹31,锁紧夹31借助螺栓使杠杆2固定在操纵杆3上。杠杆2上设有端面4,端面4与Y轴呈45度,端面4上设有分别供两个阀5安装的第一连接孔41和第二连接孔42,安装的方式有很多种,具体可以是阀5上设有螺栓,螺栓通过螺母的配合使阀5安装在第一连接孔41或第二连接孔42上。阀5与第一连接孔41或第二连接孔42的连接端与螺栓采用间隙配合,因此当操纵杆2绕Y轴转动时,如果第一连接孔41或第二连接孔42在Z轴上存在微移,也不会触发相应的阀5。
第一连接孔41和第二连接孔42的位置处于或接近XY平面,且第一连接孔41处于或接近Y轴,第二连接孔42处于或X轴。当操纵杆3绕Y轴旋转时,第一连接孔41保持不动,第二连接孔42在Z轴方向移动。当操纵杆3绕X轴旋转时,第二连接孔42保持不动,第一连接孔41在Z轴方向移动。因此,通过操纵杆3可以实现单独输出运动a或b时,或者同时输出运动a或b,从而实现对阀5的单操作或者复合操作,例如叉车门架的提升又后倾。
本实用新型借助操纵杆3带动杠杆2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绕X轴或Y轴做往返的旋转运动,从而使杠杆2上的第一连接孔41和第二连接孔42对外输出Z轴方向的两个反复运动,实现了一个操纵杆2对两个方向的操作,且这两个方向的操作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时完成,使得对操纵杆2的操作过程更加简洁,并且节省了所占空间,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降低了错误操作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未经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7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式多级风管式新风净化系统
- 下一篇:共用安装点的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