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油泵变频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7758.0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7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周礼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2;H01B7/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泵 变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油泵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潜油泵变频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开采,潜油泵电缆应用越来越多,因变频电机节能和能适应不同工况条件下的频繁变速等优点,促进了变频技术在采油系统中应用,大量的潜油泵电机都采用变频电机和变频控制技术。但在使用常规潜油泵电缆作为供电和控制时,在很短的时间内电缆经常出现击穿烧坏等故障,因为变频设备产生的高次谐波对电缆会产生干拢影响,因为变频电源的频率调节范围较宽,不论频率高低,都具有一个主频率的波形轮廓,它包含了许多高次谐波,作为一种行波经多次反射,幅值叠加可达到工作电压数倍,电缆越长,接收到的高次谐波幅值越高,石油开采用的潜油泵电缆一般长度至少有3km ,电缆受到的谐波电压幅值更高,电缆绝缘很容易产生电气击穿,电缆本身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污染。
综上所述,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需要一种潜油泵变频电缆,通过电缆结构的改进,采用3+3对称结构,3个绝缘线芯为主线芯,另3个绝缘线芯为中性线芯,三个中性线芯的相位一次滞后120°,形成了一个对称平衡的状态,使得电流不会型叠加,有效的减小了高次谐波对变频电缆的危害,另外在常规电缆缆芯外增加总体编织屏蔽结构,减小电缆本身产生的电磁波,对周围的供电和用电系统产生的干扰。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潜油泵变频电缆,该电缆既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主要抵抗高次谐波,减小与外界环境相互干扰,在有变频设备的环境中使用,寿命长,使用可靠,促进变频技术在石油化工等能源领域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潜油泵变频电缆,包括绝缘线芯、缆芯填充、耐油垫层、屏蔽层、内护套、铠装层和外护套,所述绝缘线芯和缆芯填充绞合后外部包覆耐油垫层,所述屏蔽层外部挤包内护套,所述内护套外部绕包铠装层,所述铠装层外部挤包外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油泵变频电缆具有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主要抵抗高次谐波,减小与外界环境相互干扰,适应于配备变频电机的潜油泵采油系统中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绝缘线芯由镀锡铜导体或镀镍铜导体外部挤包辐照交联聚乙烯或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或辐照交联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共聚物组成,绝缘线芯的数量为6根,3根同截面积较大的为主线芯,3根同截面积较小的为中性线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缆芯填充材料为无机纸绳或聚四氟乙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耐油垫层由先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带,再在其外部编织尼龙丝或阻水芳纶纱组成。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屏蔽层材料为镀锡铜丝,采用编织方式,编织密度不小于80%。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护套的材料为辐照交联聚乙烯或可熔性聚四氟乙烯或辐照交联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共聚物。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所述铠装层材料为不锈钢带或铝合金带,采用联锁铠装方式。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护套的材料为辐照交联无卤低烟聚乙烯或辐照交联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共聚物。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油泵变频电缆,通过合理的3+3对称结构设计,3个绝缘线芯为主线芯,另3个绝缘线芯为中性线芯,中性线芯位于2个主线芯之间的间隙中,三个中性线芯的相位一次滞后120°,形成了一个对称平衡的状态,使得电流不会型叠加,有效的减小了高次谐波对变频电缆的危害,电缆有总体屏蔽结构,减小了电缆本身产生的电磁波,对周围的供电和用电系统产生的干扰,减少了对环境的电磁污染,使电缆能满足配有变频设备中采油系统中的使用要求。另一方面,电缆采联锁金属铠装结构,使电缆具有良的纵包抗拉和抗侧压能力,耐油垫层采用强力编织丝结构,不仅防油,也为电缆提供了抗拉力,满足电缆大长度自承悬井施工及使用要求,内护套和外护套采用耐油耐温性能良好材料,使电缆满足深井中采油及探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兹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77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