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加工装配的超大精密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77427.7 | 申请日: | 2014-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许仁伟;姜维杰;倪官仁;许娟萍;吴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B23P15/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加工 装配 超大 精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圈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超大精密齿圈。
背景技术
随着国防、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能源等基础产业装备的大型化,需要大型且性能良好、高精度数控机床的支撑。作为机床核心零部件的超大精密齿圈产品的加工精度尤其受到重视。
在现有类似产品的装配过程中,磨齿机磨削齿顶圆时因磨齿精度与安装基准精度不同且利用节圆棒间接找正节圆为基准进行装配,再者节圆棒尺寸一致性存在误差,齿数较多,找正劳动强度大,若为斜齿轮,节圆棒找正就会存在误差,不能完全反映齿部精度。故上述因素十分容易引起产品精度的损失,最终导致产品装配质量不合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超大精密齿圈,保证磨齿精度与产品安装基准精度同步,获得高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加工装配的超大精密齿圈,在齿圈的齿顶外圆上具有找正带,该找正带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齿顶外圆的宽度H。
进一步限定:齿圈的内孔上具有找正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齿圈上加工找正带,保证了磨齿精度与产品安装基准精度同步,获得了提高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的新方法,解决了超大精密齿圈的磨齿精度与产品安装基准精度不同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磨齿加工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磨齿顶外圆加工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齿圈,2、磨齿砂轮,3、找正带,H、齿顶外圆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加工装配的超大精密齿圈,在齿圈1的齿顶外圆上具有找正带3,该找正带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齿顶外圆的宽度H。齿圈1的内孔上具有找正带。
该便于加工装配的超大精密齿圈的加工方法,主要工序包括精车工序、滚齿工序以及磨齿工序。
精车工序的具体步骤为:首先以齿圈工件中的其中一个端面为基准端面,以该基准端面对齿圈1定位夹装,在一次装夹中车齿圈1的非基准端面及齿顶外圆,并在齿圈1的内孔车出找正带,其中齿顶外圆的单边留量为0.2~0.4mm。
滚齿工序的具体步骤为:找正齿圈1的基准端面,并利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在齿顶外圆上打表,直至百分表或千分表跳动一致后,对齿圈1夹装,然后按工艺要求滚齿。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磨齿工序具体步骤为:首先对滚齿后的齿圈1进行定位夹装,然后按工艺要求对齿圈1进行磨齿,磨齿完成后,利用磨齿砂轮2在齿圈1的齿顶外圆上磨出找正带3,磨齿顶圆时磨齿砂轮2与齿圈1端面呈35°~45°的夹角。在磨齿工序中,定位齿圈的方法为:找正齿圈1的基准端面,并通过齿圈1内孔的找正带找正齿圈1的中心。
该便于加工装配的超大精密齿圈的装配方法,在齿圈的装配过程中,以齿圈1的齿顶外圆上的找正带3作为找正齿圈1的基准。以齿圈1的齿顶外圆上的找正带3为基准,找正齿圈的具体方法为:利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在找正带上打表校正齿圈位置,直至百分表或千分表跳动一致,即表明已经找正齿圈,找正齿圈是指齿圈1旋转中心与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74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
- 下一篇:一种进行搜索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