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十字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7250.0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松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禄刚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2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十字 立交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十字立交桥,属于城市桥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就是信息时代,也是汽车时代,这两项现代化的产物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和快捷,也为我们创造了极大地效率和效益,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生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增加,因而近些年来,城市在交通高峰期道路拥堵现象屡见不鲜,虽然政府和相关部门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的状况,但是这仍不能彻底解决交通拥堵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城市用地紧张,道路面积的增长赶不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就需要建更多的道路来解决,尤其是需要直行互不影响的立交道路,而在城市中新建道路立交桥,一般需要大量拆迁工作,容易带来社会矛盾,需要的资金也会成倍增长。因此,需要一种比较小的拆迁量来缓解交通压力的道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十字立交桥,可以以较小的拆迁量与工期在城市路口建立起不依赖红绿灯的立体交通系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与路口的预留空间,同时满足交叉方向各转弯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无障碍立体交叉通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十字立交桥,由直行方向机动车车道,直行方向非机动车车道,横向方向机动车车道,横向方向非机动车车道,转弯方向机动车车道,转弯方向非机动车车道和左转弯方向的非机动车匝道构成三层桥体空间结构。
所述的十字立交桥桥体坡度最大为4%;所述的十字立交桥桥体设有非机动车车道连接左转弯方向的非机动车匝道;所述的左转弯方向的非机动车匝道是在直行方向非机动车车道上右转后再左转的左转弯匝道,并以4%的坡度下降左转,且与横向方向非机动车车道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十字立交桥,占地面积小,平面上横向伸缩性较大,因此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考虑到在今后城市发展中,自行车和行人将是城市交通中不可分割的主题,因此本设计中赋予行人、自行车同等的参与交通的权利,在设计立交桥时预留独立的非机动车道,互不妨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十字立交桥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说明。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十字立交桥,由直行方向机动车车道,直行方向非机动车车道,横向方向机动车车道,横向方向非机动车车道,转弯方向机动车车道,转弯方向非机动车车道和左转弯方向的非机动车匝道构成三层桥体空间结构。
所述的十字立交桥桥体坡度最大为4%;所述的十字立交桥桥体设有非机动车车道连接左转弯方向的非机动车匝道;所述的左转弯方向的非机动车匝道是在直行方向非机动车车道上右转后再左转的左转弯匝道,并以4%的坡度下降左转,且与横向方向非机动车车道连接。
如本设计的平面示意图,进入立交桥的四个起(终)点侧分别设为A、A1、B、B1。
A侧(A-A1方向)从中间往外侧依次为;
1、左转弯机动车车道;A侧起点高程0.00(即假定本立交桥与平面道路连接处高程为0.00),平行至C点时以4%的坡度(本设计中所有4%的坡度处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规范进行上下浮动,相应的高程也同时调整)上升左转90度至高程+4.00处C1点水平前进至C2点,完成B1-A1和B-A方向左转车车道的跨越,再以4%的坡度下降直行至高程同样为0.00的C3点平行至B1侧。
2、直行、右转机动车车道;A侧起点高程0.00平行至D点(D点高程0.00)以4%的坡度上升至高程+4.00的D1点直行至高程+4.00的D2点,完成B-B1方向车道的跨越,再以4%的坡度下降至高程为0.00的D3处平行至A1侧。
右转车辆平行至D点时进入右转机动车匝道平行右转90度至B侧。
3、直行、右转、左转非机动车匝道,直行;A侧起点高程0.00平行至E点以4%坡度上升至高程为+4.00的E1点,平行至E3点完成B-B1方向的直行方向机动车车道、直行方向非机动车车道和A1-B方向的左转弯机动车车道及B-A方向左转机动车车道的跨越,再以4%的坡度下降至高程0.00的E4点平行至A1侧。
右转;右转行人和非机动车行至E点右转进入右转匝道直行连接E19点进入B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禄刚,未经孙禄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7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