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级交替微生物发生器处理污水的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077202.1 申请日: 2014-02-24
公开(公告)号: CN203833710U 公开(公告)日: 2014-09-17
发明(设计)人: 陈贤芳;刘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 陈贤芳;刘佳奇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
代理公司: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代理人: 兰艳文
地址: 400000 重庆市***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级 交替 微生物 发生器 处理 污水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采用微生物发生器、微生物高效污水处理的设备。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所用的方法,都是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原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物理方法主要有:过滤、离心分离、沉淀和上浮;化学方法主要有:混凝、中和、化学沉淀和氧化还原;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气提、吹脱、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电解电渗析、反渗透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有:好氧、兼性和厌氧生物处理。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有A、B法、A/O法、A2/O法、UCT法、氧化沟、SBR、BIOLAK、LINDOX、OCO等处理工艺。 

氧化沟工艺又衍生出Pasveer氧化沟、Carrousel氧化沟、Orbal氧化沟、D型氧化沟、T型氧化沟、DE型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等。 

SBR工艺又衍生出UNITANK、ICEAS、CASP、CASS、IDEA、DAT-IAT、MSBR等。 

生物膜法衍生出普通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生物转盘、高负荷生物滤池、BIOSTYR滤池、BIOFOR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生物流化床等。 

我国90%以上的污水处理、都采用A、B法、A/O法、A2/O法、氧化沟、SBR、接触氧化法、CASS等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耐负荷冲击能力差,污泥量大,易造成二次污染。加上传统的生物法在处理低污染污水时,能保证学需氧(COD)、和生物需氧量(BOD)和悬浮物(SS)达标排放,但是其余指标如:总磷、总氮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随着化工、制药、印染、榨菜、腌制、畜禽养殖、制糖、酿酒、白洒、石化、焦化、农药、味精、纸浆、毛纺、橡胶、餐饮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一些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的有机废水处理一直困扰治污工作者,同时,江河、湖泊等微污染直接关系到为人类的饮水健康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水资源的缺乏城市污水厂升级改造、中水回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污泥的减量、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始终是污水处理的一个难点,传统生化工艺较难彻底解决污染治理问题。 

据监察部统计,近几年全国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平均每天发生四起以上,大多与水污染有关,典型案例有:松花江苯泄漏、广东北江镉污染、滇池水葫芦疯长、太湖蓝藻泛滥、乙肝的爆发流行、癌症村的出现等。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全国有3.2亿人饮用水不安全,每四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喝不上安全的自来水,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污水处理效果仍不尽人意。 

    利用生物发生器处理高浓度、低浓度、微污染;升级污水厂,修复生态,尤其是处理高氨氮、高氯离子、高硫酸根、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害物废水,污水厂除磷脱氮,污泥硝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交替微生物发生器处理污水的设备,其对CODcr、BOD5、SS、TN、TP、色度、及各种难降解有毒有害物、微污染物、高盐、高硫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且大大降低污水处理中污泥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级交替微生物发生器处理污水的设备,由至少三级发生系统、设备机座、控制台五大部分组成,其中三级发生系统至上而下递增排列,即Ⅰ级生物发生系统、Ⅱ级生物发生系统、Ⅲ级生物发生系统,Ⅲ级生物发生系统底部与设备机座相连,设备机座两圆柱与Ⅲ级生物发生系统前边缘共同支撑托起Ⅱ级生物发生系统,Ⅲ级生物发生系统顶部两圆柱与Ⅱ级生物发生系统后边缘共同支撑托起Ⅰ级生物发生系统;设备机座两圆柱空隙间设有进液泵、风机、控制台;Ⅲ级生物发生系统3顶部两圆柱空隙间设有进液泵、风机、控制台;Ⅱ级生物发生系统顶部两圆柱空隙间设有进液泵、风机、控制台;设备机座下部是曝气池;每级发生系统由两个单个微生物发生器组成,其中单个微生物发生器包括恒温室、发生釜、加热器和信号线,发生釜内有恒温室,恒温室上部通过进液溢流接头与进液口、溢流管连接,下部通过进气出液接头与进气口和出液口连接,进液口与进液泵连接,进气口与风机连接;发生釜底部有加热器,上部有排气管和加液管。 

其中,加液管内有浮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贤芳;刘佳奇,未经陈贤芳;刘佳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72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