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速摆槽式飞剪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6389.3 | 申请日: | 2014-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博技机电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5/02 | 分类号: | B23D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速 摆槽式飞剪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对超高速轧件进行剪切倍尺工作的飞剪机。
背景技术
飞剪机是轧钢厂在轧件生产中对轧件实施剪切工艺的一种设备,是连续式轧钢生产线上不可缺少的、非常关键的设备。随着现代化钢材生产的产量和品种不断增加,要求轧钢生产向高速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方式发展,飞剪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飞剪机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飞剪机是在高速运动中对轧件实施剪切,因此,对飞剪机的运动特性、反应灵敏性、动作准确性,以及,工作稳定性、可靠性等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要求,现有棒材生产线上所使用倍尺飞剪机一般为启停式,其不足之处为瞬间启、制动的速度低(一般最快18m/s),不能满足高速轧制的工艺要求。
另外,现有连续轧制型材生产线大部分采用直驱动型飞剪机,虽然这种剪切机剪切精度好,剪切周期短,但是,直接驱动型剪切机的控制系统复杂,造价高,也不能满足超高速轧钢生产线上轧钢的剪切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速摆槽式飞剪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速摆槽式飞剪机,包括,传动电机、齿轮机构和剪切机构,还包括,在剪切机构的前端设置有超高速摆槽,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机构旋转,齿轮机构带动剪切机构旋转剪切钢棒材,所述超高速摆槽带动钢棒材通过剪切机构往复剪切。齿轮机构为两齿轮传动机构,通过齿轮连接与剪切机构结合为一体。
剪切机构,包括,设置有飞剪下剪头的输入轴和设置有飞剪的上剪头的飞剪的输出轴;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飞剪的输入轴通过鼓形齿联轴器连接,所述飞剪的输入轴通过齿轮机构与飞剪的输出轴啮合,为输出轴传递动力,驱动飞剪上剪头与下剪头旋转。
在所述剪切机构的后端还设置有钢棒材的剪后第一导槽和剪后第二导槽;所述超高速摆槽,包括,伺服电机和分钢器,由伺服电机推动载有待剪钢棒材的分钢器横向摆动,往复通过剪切机构剪切钢棒材;并将剪切后的钢棒材导入剪后第一导槽或剪后第二导槽。
飞剪上剪头与下剪头处于高速常转状态,剪切速度最快为35 m/s。
本实用新型所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传动机构通过齿轮机构与剪切机构结合为一体和超高速摆槽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减少了参与剪切运动的机构零部件的数量和重量,降低了剪切机构的运动惯量值,提高飞剪机剪切机构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飞剪机处于高速常转工作状态,有效提高了轧制作业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飞剪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飞剪完成其中一个剪切动作后,摆槽、钢棒材与飞剪所处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飞剪的另一个剪切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飞剪完成图3剪切后,摆槽、钢棒材与飞剪所处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飞剪再次到达的剪切工位示意图。
图中:
10、 传动电机 20、齿轮机构 30、剪切机构
32、飞剪的输入轴 33、飞剪的输出轴 34、飞剪上剪头
35、飞剪下剪头 40、超高速摆槽 41、伺服电机
42、分钢器 51、剪后第一导槽 52、剪后第二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超高速摆槽式飞剪机,包括,传动电机10、齿轮机构20和剪切机构30,在剪切机构30的前端设置有超高速摆槽40,传动电机10的输出轴带动齿轮机构20旋转,齿轮机构20带动剪切机构30旋转剪切钢棒材,所述超高速摆槽40带动钢棒材通过剪切机构30往复剪切。
齿轮机构20为两齿轮传动机构,通过齿轮连接与剪切机构30结合为一体。剪切机构30,设置有飞剪下剪头35的输入轴32和设置有飞剪的上剪头34的飞剪的输出轴33;所述传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与飞剪的输入轴32通过鼓形齿联轴器连接,所述飞剪的输入轴32通过齿轮机构20与飞剪的输出轴33啮合,为输出轴33传递动力,驱动飞剪上剪头34与下剪头35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博技机电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博技机电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6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