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装一体化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5237.1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祥利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22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一体化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住宅建筑的墙体,具体来说是一种一次成型的拼装一体化墙体。
背景技术
现行的住宅建筑房屋的墙体多采用砖混或钢混结构的方式建造,这两种结构有建造周期长、用工量较大等缺点。上述两种建造方式需消耗大量的钢材、砖、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耗材巨大进而使建筑整体造价偏高,并且由于这些材料自身较重,会造成整体建筑自重较大,在一些土质较松软的地区采用上述建造方式易导致地表沉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采用钢混结构进行建造时需要搭建壳子板,完成之后需进行拆除,增大了建造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够一次成型的拼装一体化墙体,解决现行的住宅建筑房屋墙体在建造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装一体化墙体包括交叉安装的支架和通过插板固定安装在支架上的内墙板以及外墙板。
所述的支架呈十字交叉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支架侧面竖直和水平方向上通过螺丝连接有条状的插板;所述的内墙板由两层石质材料通过中间的网格状筋连接而成,在网格状筋的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的外墙板的结构和内墙板相同;所述的内墙板和外墙板的侧面底部设有与上述的插板相对应的卡槽,内墙板和外墙板通过卡槽扣合于固定在支架的插板上;在内墙板和外墙板中间填充有填充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支架采用C形钢、工字钢、T形钢、三角钢等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填充材料采用建筑废料、水泥、大沙、回收的废旧保温材料混匀后进行填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体结构能够省去大量的建筑材料,外墙板可直接代替瓷砖、大理石等各种外墙装饰材料,内墙板可代替传统的装修材料,经统计,采用本结构较旧式的建筑减少了50%的材料使用量,总体造价节约了20%。
2、本墙体结构简单,施工过程也较传统的建造方式更加便捷,用工量也随之减少,能够节省70%的工人投入,并提高60%的建造速度,具有周期短,实用性强的优点。
3、本墙体的内墙板和外墙板组合后能够代替传统建筑中的壳子板、砖体和抹灰等多种工艺,在两层墙体之间填充建筑废料、水泥、大沙、回收的废旧保温材料的混合物能够使用掉大量的建筑垃圾和废旧材料,节省了大量资源。
4、本墙体的内外墙板内部均填充有保温材料,且内外墙板之间填充有建筑垃圾和水泥的混合物,整体的保温效果较传统的墙体有很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内墙板和外墙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拼装一体化墙体包括交叉安装的支架1和通过插板2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的内墙板31以及外墙板32。
支架1采用C形钢,呈十字交叉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支架1侧面竖直和水平方向上通过螺丝连接有条状的插板2。
如图2所示,内墙板31和外墙板32的结构相同,均由两层石质材料通过中间的网格状筋4连接而成,在网格状筋4的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5;内墙板31和外墙板32的侧面底部设有与上述的插板相对应的卡槽6,内墙板31和外墙板32通过卡槽6扣合于固定在支架1的插板2上;在内墙板31和外墙板32中间填充有填充材料7,填充材料7采用建筑废料、水泥、大沙、回收的废旧保温材料混匀后进行填充。
施工过程中,先在工位处固定支架1并在支架1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插板2,然后将需要安装的内墙板31和外墙板32通过插板2进行扣合,到一定高度后向两墙板之间的空隙处灌注填充材料7,然后继续进行墙板的拼装,直至整体墙体完成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祥利,未经孔祥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5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质实心墙板内包钢框架节点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