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木耳栽培用刺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74187.5 | 申请日: | 2014-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伍宗文;伍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宗文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 地址: | 721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黑木耳 栽培 用刺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黑木耳栽培菌袋上斜向刺孔的专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黑木耳栽培用刺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单片黑木耳相比于朵形黑木耳,形状好、出菜率高、食用方便,所以售价高出朵耳近一倍。生产者纷纷改用钉子在发菌好的栽培菌袋上刺孔的方法,以生产单片黑木耳。一般钉子刺孔都是直刺直抽,其缺点是钉子拔出时,易使袋膜与内部培养基产生袋、料分离形成间隙,使长出的黑木耳原基有一部分不能顺利长出菌袋外,而只在袋内生长,越长越大,把袋膜越顶越高,就连周围已伸出孔外的小耳芽也受牵连重新回到了袋内生长,最终只能长成珊瑚状的大块,并且消耗了大量营养,严重者整袋上无片耳长出,导致绝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黑木耳栽培用刺孔器,是一种在黑木耳栽培菌袋上斜向刺孔的专用工具,不但刺孔效率高,而且不会产生袋、料分离,使长出的黑木耳原基能顺利长出菌袋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黑木耳栽培用刺孔器,包括把手,所述把手上固定有平板,平板上均布有圆锥形刺钉,且圆锥形刺钉与平板的倾斜夹角为55°-65°。
所述平板呈矩形,所述圆锥形刺钉在平板上均布成两行。
所述平板的长10cm,宽3cm,厚2mm,所述圆锥形刺钉每行均布5个。
所述圆锥形刺钉直径3-4mm,长度2cm,行距2cm,间距2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但刺孔效率高,而且不会产生袋、料分离,形成的小耳基就象一粒粒黑芝麻直接贴附在菌袋外,保证了黑木耳原基能顺利长出菌袋外。
2、本实用新型经实践验证,刺孔形成耳基率达到98%以上,长出的黑木耳单片率达到99%以上,质优价高,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黑木耳栽培用刺孔器,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上固定有矩形平板2,矩形平板2上均布有两行圆锥形刺钉3,且圆锥形刺钉3与平板2的倾斜夹角为60°。所述矩形平板2的长10cm,宽3cm,厚2mm,所述圆锥形刺钉3每行均布5个。所述圆锥形刺钉3的直径3-4mm,长度2cm,行距2cm,间距2cm。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黑木耳形成耳基的特点而设计的在菌袋上斜向刺孔的专用工具。使用时,先对刺孔器用酒精棉球进行擦拭消毒,然后将长好菌丝的黑木耳菌袋放在工作台上,一手按住袋子,一手握刺孔器在其上面和两侧面刺孔12行,每行10-12孔,共120-140孔。刺孔时,沿刺钉的倾斜方向斜刺进去,拔出时应贴着袋子,与袋面平行拔出,而不是朝上直拔,刺好孔的菌袋放入出耳畦中,盖上薄膜即可进行摧耳管理。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宗文,未经伍宗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4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蓝牙功能的汽车刹车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洗涤液壶盖板总成和一种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