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73810.5 | 申请日: | 2014-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2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生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1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合成 铸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
背景技术:
缸套是发动机关键易损件,缸套在发动机工作中受高温、高压、高摩擦腐蚀作用,发动机在3000公里初期磨合中,缸套通常会被活塞、活塞环在高温300-500°C运行中产生的大量积炭,而出现烧机油、拉缸甚至缸套破裂,从而损坏发动机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该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避免大量的积炭造成烧机油、拉缸等损坏缸套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包括缸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体缸壁上部设有多个环形沟槽,以利于工作时产生积碳的沉积。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沟槽深度0.2-0.3mm;沟槽宽度0.3-0.4mm;沟槽之间的间距0.2-0.3mm。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沟槽较佳深度0.2mm;沟槽较佳宽度0.3mm;沟槽之间较佳的间距0.2mm。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沟槽的个数为3-12个。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沟槽的个数较佳为10个。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沟槽在缸壁的截面呈矩形状、呈梯形状。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沟槽在缸壁的截面呈等腰梯形状。
进一步的,上述环形沟槽在缸壁的截面呈非等腰梯形状。
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的工作原理:在缸套体缸壁上部设有多个环形沟槽,从而活塞在气缸套中工作时产生的积碳可以沉积在该些环形沟槽内,避免直接沉积在缸壁内表面上而造成的烧机油、拉缸等损坏缸套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包括缸套体1,所述缸套体1缸壁上部设有多个环形沟槽2,以利于工作时产生积碳的沉积,活塞在气缸套中工作时产生的积碳可以沉积在该些环形沟槽内,避免直接沉积在缸壁内表面上而造成的烧机油、拉缸等损坏缸套的现象。
为了能够满足使用需要,上述环形沟槽深度d1为0.2-0.3mm;沟槽宽度d2为0.3-0.4mm;沟槽之间的间距d3为0.2-0.3mm。其中较佳的是,上述环形沟槽深度0.2mm;沟槽宽度0.3mm;沟槽之间的间距0.2mm。
为了更好的减小缸套内表面积碳,上述环形沟槽的个数为3-12个,上述环形沟槽的个数较佳为10个。
为了设计合理,上述环形沟槽在缸壁的截面呈矩形状、呈梯形状;上述环形沟槽在缸壁的截面可以呈等腰梯形状。
为了更好的减小缸套内表面积碳,上述环形沟槽在缸壁的截面呈非等腰梯形状,其中非等腰梯形靠近缸套顶面的上腰边与缸套轴心线垂直,而其中非等腰梯形远离缸套顶面的下腰边与缸套轴心线垂直面成15-45度夹角;并且沟槽槽底的宽度越靠近缸套顶端越小。
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合成铸铁缸套的工作原理:在缸套体缸壁上部设有多个环形沟槽,从而活塞在气缸套中工作时产生的积碳可以沉积在该些环形沟槽内,减少发动机噪音,避免直接沉积在缸壁内表面上而造成的烧机油、拉缸等损坏缸套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3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型汽油机活塞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瞬态工况的EGR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