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残膜清理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3143.0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1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师春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2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残膜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残膜清理回收机。
背景技术
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它的技术应用也极大的促进了农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但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大量残留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进行。
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是作用非常大,不经能够提高低温、保墒、保湿、保土、保肥,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等功能,对于那些刚出土的幼苗来说,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针对我县低温少雨、干旱贫瘠、无霜期短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使用者大部分采用地膜种植来提高产量,虽然地膜在我们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使用者只是看到了地膜所带来的好处,却忽视了地膜使用过后在田间地头留下的残膜所造成的一些危害。
作为作物膜种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地膜在一茬作物收获后,由于在收获时对使用的地膜进行了破坏,地膜失去了保温保湿的特性,因而会进行舍弃。然而用地膜进行农业生产留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残留上,地膜虽然只有薄薄的一层,但是在自然条件下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完全降解,随着地膜应用量和使用年限的提高,就会有大量地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大量的残膜存在就会导致土壤的物理结构层次改变,使得土壤水分、养分向下运输受到阻碍,土壤间隙和通透性降低,不利于土壤空气循环和浇灌,最终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 对水分、养分的充分利用,从而造成作物营养不良,产量下降。
在农业种植收获后,对于残膜回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简单实用的残膜收集装置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方便捡拾种植地中的残膜,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残膜清理回收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残膜清理回收机,主要由悬挂机构1、变速箱2、秸秆还田装置3、高地隙底盘4、扶膜装置5、弹簧套筒6和残膜清理回收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地隙底盘4前端上方设有悬挂机构1,在其下端设有秸秆还田装置3和设置在弹簧套筒6下端的扶膜装置5,在其中部上端设有变速箱2,在其尾端设有残膜清理回收装置。
所述的残膜清理回收装置由齿链轮7、齿杆8、齿链9、脱膜轮10、脱膜齿11、残膜收集箱12和搂膜齿13组成。
所述的齿链轮7为一组,分别设置在高地隙底盘4下端和残膜收集箱12上端,齿链9倾斜设置在齿链轮7上,在齿链9上还均匀设有齿杆8,在齿链轮7相对一侧设有设有脱膜齿11的脱膜轮10,脱膜轮10位于残膜收集箱12上端。
所述的位于高地隙底盘4下端的齿链轮7上齿链9外侧设有搂膜齿13。
所述的高地隙底盘4尾端下方设有行走轮14。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秸秆还田装置3能够将裸露在地膜中残存的秸秆根茬粉碎还田,不仅给田地中增加肥料,而且能够方便收集残膜,使得残膜中夹杂的秸秆大幅度减少。
2)后置式残膜收集装置运动方向与机具的前进方向相同,残膜在扶膜装置5的作用下自下而上被整片揭起,残膜破损小,经搂膜齿13收膜作业后,残膜回收率高。
3)残膜收集箱12容积大,卸膜时间间隔长,不仅节约时间,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使残膜集中堆放,便于后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扶膜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悬挂机构1、变速箱2、秸秆还田装置3、高地隙底盘4、扶膜装置5、弹簧套筒6、齿链轮7、齿杆8、齿链9、脱膜轮10、脱膜齿11、残膜收集箱12、搂膜齿13、行走轮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残膜清理回收机,包括悬挂机构1、变速箱2、秸秆还田装置3、高地隙底盘4、扶膜装置5、弹簧套筒6、齿链轮7、齿杆8、齿链9、脱膜轮10、脱膜齿11、残膜收集箱12、搂膜齿13和行走轮14。
如附图1所示,其中高地隙底盘4前端上方设有悬挂机构1,在高地隙底盘4下端设有秸秆还田装置3和设置在弹簧套筒6下端的扶膜装置5,在高地隙底盘4中部上端设有变速箱2,在高地隙底盘4尾端设有残膜清理回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师春,未经师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3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耕机多用连接座及多功能碎茬起垄旋耕机
- 下一篇:耕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