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净化空气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2478.0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兄弟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气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净化空气门。
背景技术
室内的空气质量关乎人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人们会在室内摆放空气净化器,由于空气净化器是单独的产品,放置在室内势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为了不占用室内的较大空间,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尽量压缩其体积,这就会使空气净化器因其空气循环通道的缩短,导致空气净化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空气净化器占用室内空间,且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空气门,以达到不占用室内空间,并提高空气净化效果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化空气门,包括门体,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门体内部的空气净化单元;
设置在门体的靠近室内一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空气净化单元连通。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包括:
安装在所述空气净化单元的单元出口处的风机;
空气循环通道;
覆盖在所述空气循环通道上的空气过滤装置。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空气循环通道由左循环通道和右循环通道组成,所述左循环通道和所述右循环通道均由多个水平且平行排列的通风槽组成,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初效过滤网和高效过滤器,所述右循环通道的通风槽上覆盖有所述初效过滤网,所述左循环通道的通风槽上覆盖有所述高效过滤器,所述初效过滤网和所述高效过滤器通过隔板隔开,所述右循环通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左循环通道与所述单元出口连通。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初效过滤网由过滤棉组成,所述高效过滤器由滤芯、框架和密封垫组成,所述高效过滤器的透过率不高于0.1%或对粒径大于等于0.1μm微粒的计数透过率不高于0.001%。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单元出口通过管道连通。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管道为塑料管道或金属管道。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出风口设置在门体的靠上位置,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安装在所述门体的靠下位置。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门体的安装所述空气净化单元的位置设置有盖板。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门体为木门。
优选地,上述净化空气门中,所述出风口同时与室内和室外连通,还包括安装在门体中的用于探测室内空气质量并控制所述风机进行室内外换气的空气质量探测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空气门,在门体中安装了空气净化单元,将传统的空气净化器的外壳用门体来代替,节省了原有设备的外壳,且不占用室内空间,而且门体的尺寸较大,能够解决传统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循环系统紧凑导致的净化效果不佳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空气门的内部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空气门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空气门的空气净化单元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空气门的空气净化单元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空气门的空气净化单元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的D-D截面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E-E截面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的C-C截面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的F-F截面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的G-G截面的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的H-H截面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空气门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1-图12中,门体1、空气净化单元2、出风口3、管道4、线管5、进风口6、盖板7、显示控制屏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兄弟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兄弟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2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蚕丝织物的防泛黄整理方法
- 下一篇:电极切断纱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