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铝硅合金精炼的高温熔块炉炉塞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71644.5 | 申请日: | 2014-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9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煜;江峻;简七平;曾兵;周杰;夏卿坤;何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B22D41/18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金 精炼 高温 熔块炉炉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塞,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铝硅合金精炼的高温熔块炉炉塞。
背景技术
铝硅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铸造性能、热膨胀系数低、耐蚀性等优点,在机械、汽车、航空与军事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铝硅合金在熔炼和浇铸合金锭过程中,会与大气接触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一些氧化物、氢化物和气孔夹杂,因此需要采用通入氮气和惰性气体,除气扒渣等方法对铝硅合金进行精炼,由于真空高温熔块炉设备过于复杂和昂贵,对于小型的铝合金熔炼主要是用普通高温熔块炉,在精炼过程中需要打开炉盖,用铁管通入氮气或惰性气体精炼,并在金属液表面扒掉氧化物和杂质。传统的高温熔块炉采用一种简单圆台形底塞,在浇铸过程中,需要从下部捅开倒置的圆台形底部炉塞,一次性将熔炼好的铝硅合金连续浇铸进入型腔,无法实现对小型腔的多次间隔浇铸,也无法控制浇铸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炉塞,炉塞底部有可夹持结构,并在炉塞上布置有细通气孔,可以从底部通入氮气,液态金属液由于较大的表面张力作用无法通过气孔流出,但高压气体可以从底部通过通气孔进入金属液,无需再打开炉盖用铁管通入氮气和惰性气体,减少暴露于空气的时间,减少氧化物、氢化物和气孔夹杂,还可以实现对小型型腔的多次间隔浇铸,控制浇铸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用于铝硅合金精炼的熔块电炉炉膛包括:炉盖1、炉体2、炉塞3、夹持钳4。
所述的炉塞3有如下特点:炉塞3最上部为圆柱,突出炉底部,在圆柱侧面上均布有细通气孔5。圆柱下部为倒圆台面6,与炉体的圆台孔相配合。圆台面下部为直径小于圆台的圆柱杆7,伸出炉体外。圆柱杆7下部加工成内凹面8,与夹持钳4相配合,内凹面截面半圆的半径略大于夹持钳4的凸面截面半径。通气孔从最上部的圆柱体贯通到炉塞最下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 本发明的炉塞具有通气管道,无需打开炉盖就可以通入氮气和惰性气体,除渣除气,而且气体从底部呈辐射状均匀进入,在液态金属液中上升,有效范围覆盖了整个炉膛的空间。比起现有的打开炉盖,用铁管深入到金属液中通入气体的技术能更好的隔绝空气,减少氧化物和金属夹杂的产生,而且气体作用范围更广。
2. 本发明的炉塞能与夹持钳相配合,炉塞可上升打开通道和下降关闭通道,实现对小型型腔的多次间隔浇铸,并通过手动控制炉塞的上升高度来控制浇铸通道的大小,从而控制浇铸速度。而现有的圆台炉塞无法自行下降复位,也就无法实现上述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铝硅合金精炼的熔块电炉炉膛结构主体图;
图2是炉塞结构图;
其中:炉盖1、炉体2、炉塞3、夹持钳4、通气孔5、倒圆台面6、圆柱杆7、内凹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用于铝硅合金精炼的高温熔块炉炉塞,最上部为圆柱,突出炉内壁底部,在圆柱侧面上均布有细通气孔5。圆柱下部为倒圆台面6,与炉体的圆台孔相配合。圆台面下部为直径小于圆台的圆柱杆7,伸出炉体外。圆柱杆7下部为与夹持钳4相配合的内凹面8。
炉塞3最下方的内凹面截面半圆的半径略大于夹持钳4的凸面截面半径。通气孔从最上部的圆柱体贯通到炉塞最下表面,并在最上部的圆柱体侧面呈发散状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16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弧热喷涂层封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化铼回收浓缩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