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膨化机进料腔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1605.5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糜长雨;谢剑波;吴晶;周立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牧羊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P1/14 | 分类号: | A23P1/14;F16J15/16;F16N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127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化 进料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膨化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膨化机进料腔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挤压膨化机技术早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和饲料加工领域。在现有技术中,首先让物料经过调制器使用水和蒸汽进行调质,物料在调质器中与水、蒸汽充分的接触渗透,经过一定的时间,物料得到一定的预糊化,预糊化后的物料再进入螺旋挤压机中进行挤压。现有的螺旋挤压机包括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和多螺杆挤压机。螺旋挤压机的核心部分是挤压部分,挤压部分包括一个拥有一定长度的膨化腔,膨化腔的一端有进料口,另一端连接出料模,膨化腔中有可旋转的螺杆,膨化腔内可旋转的螺杆转子数量为1时即为单螺杆挤压机,螺杆转子数量为2时即为双螺杆挤压机,螺杆转子数量大于2时即为多螺杆挤压机。
在挤压加工过程中,物料从喂料口进入膨化腔内,由螺杆推动向前输送时,受到挤压、混合、压缩和剪切。由于推动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及外加热的作用,物料受压变热,达到高温、高压状态,熟化成为改性的糊状物。当物料从出料模挤出后,由于温度和压力突然降至常温、常压状态,致使物料内水分急剧汽化蒸发,体积迅速膨胀,成为膨化物。现有技术中,进料腔密封在生产时一直暴露于高温高湿的物料环境中,且难以注入新润滑脂,因此进料腔的密封常常在使用很短时间后就会失效,导致物料和水从损坏的密封处往外泄漏,给生产企业造成了原料的浪费并对生产环境造成了影响,如果维修更换密封话,增加维修成本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维修时要拆掉所有的膨化腔与螺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计划,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性好、稳定性好、寿命长的膨化机进料腔密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膨化机进料腔密封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膨化机进料腔密封结构,包括进料腔,所述的螺杆主轴贯穿进料腔侧壁,在贯穿主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套接在主轴外侧的密封座,所述的密封座的内壁镶嵌有间隔设置的与主轴密切接触的油封,两个油封之间通过隔环间隔,所述的隔环设置有多个径向通孔,并且设置有与径向通孔连通的轴向通孔,在密封座的内壁设置有与隔环径向通孔联通的油脂槽,密封座上设置有与油脂槽相通的进油通道,所述的密封座设置有压紧油封的压盖。进油通道将润滑油充入油脂槽,油脂从隔环的径向通孔流入轴向通孔充盈在两个油封之间,在主轴的旋转作用下将两个油封之间的主轴充分润滑,提高了润滑和密封效果,稳定性好,提高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拆卸主轴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的主轴外侧套接有耐磨套,该耐磨套与油封紧密接触。耐磨套能够减少油封的磨损,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和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耐磨套与主轴过盈配合。
进料腔内侧的主轴上套接有挡料环,挡料环的外侧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的外径尺寸与进料腔内径尺寸相匹配,主轴带动挡料环旋转螺旋槽将物料推向进料腔内部。挡料环跟随主轴旋转,组织物料流向密封件,防止物料进入密封件,进一步提高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密封座内外侧均设置有限制油封轴线移动的压盖,主轴下部的密封座上设置有下油脂通道,该下油脂通道与密封座内壁的油脂槽连通,内侧压盖设置与下油脂通道连通的凹槽用于存储润滑油脂。凹槽储存油脂保持两个油封之间的主轴具有充分润滑,提高了密封的稳定性,减少冲入油脂的次数。
所述的进油通道设置在主轴上侧,便于油脂在重力和主轴旋转作用下将主轴周面润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进油通道将润滑油充入油脂槽,油脂从隔环的径向通孔流入轴向通孔充盈在两个油封之间,在主轴的旋转作用下将两个油封之间的主轴充分润滑,提高了润滑和密封效果,稳定性好,提高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拆卸主轴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膨化机进料腔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腔;2密封座;3油杯;4外压盖;5主轴;6耐磨套;7油封;8隔环;10内压盖;11挡料环;12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膨化机进料腔密封结构包括进料腔1,所述的螺杆主轴5贯穿进料腔侧壁,在主轴5外侧过盈套接有耐磨套6,在贯穿主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套接在主轴外侧的密封座2,所述的密封座2的内壁镶嵌有间隔设置的与耐磨套密切接触的油封7,耐磨套能够减少油封的磨损,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和密封件的使用寿命,两个油封之间通过隔环8间隔,所述的隔环设8置有多个径向通孔8a,并且设置有与径向通孔连通的轴向通孔8b,隔环的界面为L型,L型的一个边设置有径向通孔,一个边设置有轴向通孔,L型的截面与油封之间留有足够空间储存润滑油,在密封座的内壁设置有与隔环径向通孔联通的油脂槽2a,密封座上设置有与油脂槽相通的进油通道2b,进油通道设置在主轴的上侧,在进油通道上安装有油杯3,主轴下部的密封座上设置有下油脂通道2c,该下油脂通道与密封座内壁的油脂槽2a连通,所述的密封座的内外侧设置有压紧油封的压盖4、10,内侧压盖10设置与下油脂通道连通的凹槽10a用于存储润滑油脂。进油通道将润滑油充入油脂槽,油脂从隔环的径向通孔流入轴向通孔,充盈在两个油封之间,在主轴的旋转和重力的作用下将两个油封之间的主轴充分润滑,提高了润滑和密封效果,稳定性好,提高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拆卸主轴的次数,提高了生产效率。内侧压盖的凹槽储存油脂保持两个油封之间的主轴具有充分润滑,提高了密封的稳定性,减少冲入油脂的次数。进料腔内侧的主轴上套接有挡料环11,挡料环的外侧设置有螺旋槽11a,螺旋槽的外径尺寸与进料腔内径尺寸相匹配,螺旋槽跟随主轴旋转的螺旋方向指向进料腔内部,对物料施加向进料腔方向的推力,挡料环11安装在主轴上,通过螺杆12压紧并随主轴5转动,主轴带动挡料环旋转螺旋槽将物料推向进料腔内部。挡料环跟随主轴旋转,组织物料流向密封件,防止物料进入密封件,进一步提高了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牧羊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牧羊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1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氦质谱仪数据变化检测附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测漏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