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间接排水配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1448.8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2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亚文;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28 | 分类号: | E03C1/28;E03C1/29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接 排水 配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接排水配件,属于排水系统中需要采用间接排水的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给排水的许多管道系统需要采用间接排水的方式,可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反窜进入室内,影响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但目前在室内多数做法为立管增设喇叭口,从而形成空气间隙的方式实现间接排水,但容易造成排水四溅、溅水溢出等问题,有些使用方为了避免排水外溅便在施工时取消了喇叭口,将间接排水改为直接排水,这不仅违反设计规范,更危险的是有毒有害气体会窜入室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间接排水配件,在确保间接排水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溅水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间接排水配件,其特征是,具有两个端部可连接到给排水管道系统中的管道连接件,其中第一管道连接件从缓冲管一端伸入缓冲管内部,缓冲管另一端通过喇叭口与第二管道连接件形成贯通,缓冲管内壁上设置有一圈止水翼环。
止水翼环与喇叭口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管道连接件伸入缓冲管内部的一端与喇叭口之间的距离。
缓冲管的直径大于第一管道连接件和第二管道连接件,喇叭口的端口较大的一端与缓冲管连接,喇叭口的端口较小的一端与第二管道连接件连接。
第一管道连接件伸入缓冲管内部的一端与喇叭口的端口较大的一端端面距离为150~200mm。
缓冲管上位于第一管道连接件的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止水翼环将通气孔与喇叭口隔开。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间接排水配件既实现了间接排水解决泛臭的问题,同时又防止了溅水溢出。该配件在原有喇叭口的基础上增设止水翼环,防止溢水、溅水,有利于室内环境保护。通过喇叭口和通气孔,使管道断面局部增大,保证与大气连通,从而能够保证间接排水所需要的空气间隙,防止臭气泛出,同时保证排水的流畅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配件剖面图;
图中 1.管道连接件,2.通气方孔,3.止水翼环,4.缓冲管,5.喇叭口,6.管道连接件;
d 表示接入管管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示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间接排水配件具有两端可连接到建筑给排水的管道系统中的管道连接件1和管道连接件6,管道连接件1和管道连接件6之间为缓冲管4,管道连接件1伸入缓冲管4的一端,缓冲管4的另一端通过喇叭口5与管道连接件6贯通。缓冲管4的直径大于管道连接件1和管道连接件6,喇叭口4的端口较大的一端与缓冲管4连接,喇叭口的端口较小的一端与管道连接件6连接。本示例中,管道连接件1和管道连接件6的直径均为d,而缓冲管4的直径为3d。
缓冲管4内壁上靠近管道连接件1的一端设置有一圈止水翼环3,止水翼环3与管道连接件1之间具有间隙。本示例中,环形的止水翼环3宽度为0.5 d。止水翼环3的高度高于管道连接件1伸入缓冲管4的一端端部。缓冲管4的侧壁上靠近管道连接件1的一端设置有通气方孔2,用以实现配件内与大气的联通。通气方孔2的位置高于止水翼环3。
管道连接件1与喇叭口5之间具有150高的空气间隙,用以实现间接排水的需求。止水翼环3下部与缓冲管4形成的空腔用以防止下落的水流碰撞喇叭口5后溅起的水流溢出管外。
喇叭口5上方设置缓冲管4及止水翼环3,并且通气方孔2位置与管道连接件1与喇叭口5之间的空气间隙位置错开,大气连通的位置高于溅水位置。
其中通气方孔2的面积与150高的缓冲管4同径的圆柱体侧面积相同。本配件与排水立管的连接方式与所选用管道的连接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防溢水功能的新型室内间接排水配件,适用于需要在室内采用间接排水的系统。其优点是实现室内间接排水的同时,防止管道水溅出喇叭口,改善间接排水对室内环境的不利影响,为室内间接排水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优化解决方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1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液路浮动断接器
- 下一篇:一种磷酸铁的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