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井泵用导流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1111.7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敏田;吴志旺;璩克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0 | 分类号: | F04D29/4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地址: | 3175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井泵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井泵用导流壳。
背景技术
目前,深井泵导流壳其导叶片多采用圆柱叶片(又称直叶片,既叶片表面与导流盘垂直,并且叶片为单曲率形式),由于一般深井泵多处于中高比转速范围,导叶进口边很宽,其导叶进口液流角不同,因此圆柱叶片无法满足其流动规律,造成流体在其流道内水力损失较大。
通常深井泵企业在制作说明书时强调输送介质的含砂量,但用户通常会将深井泵用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比如新井洗井,其含砂量远远超高泵使用范围,造成泵在运行很短时间内,泥砂聚集在叶轮背面与导流盘区域以致出现卡滞现象,更严重则会造成电机烧毁现象。这就要求深井泵可以在含砂量较大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而防泥砂功能就成为困扰井泵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深井泵用导流壳,将导叶片设计成双曲率的扭曲叶片,流道结构符合流体流动规律,且将部分能量回收,增加泵的扬程,减小导叶片内水力损失,提高泵效率,此外,增设防砂槽,具有防砂及润滑功能,大为延长泵的使用寿命,避免嵌件,也降低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深井泵用导流壳,包括中间区域设置出口的导流盘,立在导流盘外沿的导流环,及立在导流盘上的若干片导叶片,所述导叶片的末端汇聚在出口处,相邻两枚导叶片与导流环之间围成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叶片为扭曲叶片。扭曲叶片为双曲率叶片,叶片表面与导流盘不垂直,极大降低流体在导流壳内部运输时产生的水力损失,使得使用该导流壳的深井泵效率较传统泵效率提高2%~3%。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为使深井泵在含砂量较大条件下正常运行,所述导流盘底面设有若干个防砂槽,所述防砂槽与导叶片分布在导流盘的两侧。当泵运行在含砂量较大的情况下,泥砂多聚集在防砂槽内,而通过叶轮旋转将泥砂带入下一级,极大地缓解积砂问题,大大延长泵的使用寿命。不但如此,传统方法设计导流壳时,为防止开机时叶轮后盖板与导流盘底面接触发生粘连,在导流壳易粘连区域放置金属嵌件,该嵌件与叶轮盖板不易粘连;而设置防砂槽后,由于防砂槽内充满的水起到润滑作用,因此无需在放置嵌件。更甚,传统的泵在正常运行时,叶轮后盖板与导流盘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内充满液体,由于叶轮的旋转带动该间隙液体以转轴为中心旋转,最终以热量形式损耗。而设置了防砂槽后,液体不呈规律旋转,一部分液体流入导叶片围成的流道内,流体通道将大部分流体动能转换为可以利用的压能,能量部分被回收,泵的扬程较之前增加,效率提高1%~2%。
所述防砂槽数目与导叶片数目相同,其偏转方向与导叶片旋向一致。
所述导叶片数量为5~7片。
所述导叶片与导流盘所围成的通道为流体通道,其过流面积由进口到出口逐渐增加,且出口面积与进口面积比在1.05~1.3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导叶片设计成双曲率的扭曲叶片,流道结构符合流体流动规律,将大部分流体动能转换为可以利用的压能,能量部分被回收,泵的扬程较之前增加,导叶内水力损失大为减小,提高了泵效率;防砂槽的设置,不但提高了泵的防砂效果,而且导流盘区域无需金属嵌件,大为降低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深井泵用导流壳,如图1所示,包括中间区域设置出口31(导流壳出口,将液体传输给下一级转能机构或排出泵外)的导流盘3,立在导流盘3外沿的导流环1,及立在导流盘上的若干片导叶片2,所述导叶片2的末端汇聚在出口31处,相邻两枚导叶片与导流环之间围成进口3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叶片2为扭曲叶片。如图2所示,导流盘3底面设有若干个防砂槽4,所述防砂槽4与导叶片2分布在导流盘3的两侧。所述导叶片2和防砂槽4的数量均为6片。所述防砂槽的偏转方向与导叶片旋向一致。
所述导叶片2与导流盘3所围成的通道为流体通道,其过流面积由进口到出口逐渐增加,且出口面积与进口面积比在1.05~1.3之间。流体通道的出口面积与进口面积比为1.2。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防砂效果好,与传统导流壳相比,更能适用在含砂量较大的环境运行,特别是新井洗井时,大大拓宽井泵使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11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却液泵
- 下一篇:一种带旋转隔离式装置的高分子材料生产用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