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湿两用垃圾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788.9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230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湿 两用 垃圾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两用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喝茶的人占很大的比例,但喝茶后的废茶叶、茶水的倾倒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方面,常常到水房倒废茶叶、茶水是令人厌烦的,特别当距离水房较远时;另一方面,人们常常把湿茶叶倒在水池里,这会导致下水道的堵塞,从而给清洁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而直接将茶水和茶叶倒入垃圾桶中,又会造成垃圾桶中干、湿垃圾混在一起,一段时间之后垃圾桶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并且使用次数过多之后,垃圾桶的桶壁脏污严重,难以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两用垃圾桶,将干、湿垃圾进行有效地分离,既能够很方便地倾倒茶叶、茶水,又能够作为普通的垃圾桶倾倒一般的干垃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干湿两用垃圾桶,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桶体,桶体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腿,桶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与桶体内部连通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桶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桶体同轴的内桶,内桶与桶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沿隔板一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器,内桶、桶体以及隔板之间形成储液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桶体的外侧设置有提手。
过滤器的上端设置有挂钩,挂钩的一端悬挂于桶体的上沿。
内桶为圆台形,并且内桶的上端面直径大于下端面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干湿两用垃圾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干、湿垃圾进行有效地分离,并且湿垃圾中的液体能够很方便地被过滤出来并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干湿两用垃圾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干湿两用垃圾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干湿两用垃圾桶的沿轴线的剖视图。
图中,1.桶体,2.支撑腿,3.提手,4.排水管,5.排水阀,6.挂钩,7.过滤器,8.内桶,9.隔板,10.储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垃圾桶,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上端开口的圆筒形桶体1,桶体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腿2,桶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与桶体1内部连通的排水管4,排水管4上设置有排水阀5,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桶体1同轴的内桶8,内桶8与桶体1之间设置有隔板9,沿隔板9一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器7,内桶8、桶体1以及隔板9之间形成储液腔10。
桶体1的外侧设置有提手3。
过滤器7的上端设置有挂钩6,挂钩6的一端悬挂于桶体1的上沿。
内桶8为圆台形,并且内桶8的上端面直径大于下端面直径。
使用时,关闭排水阀5,将垃圾袋套在内桶8内,内桶8就可以作为普通的垃圾桶来使用,向内投入干垃圾;茶叶和茶水一起倒入过滤器7中,其中茶水流入储液腔10中暂时存放起来,茶叶留在过滤器7中,待茶水完全流入储液腔10中,再将挂钩6从桶体1上取下,将过滤器7中的茶叶倒入到垃圾袋中;需要排出储液腔10中的茶水时,打开排水阀5,茶水通过排水管4排出,排完茶水之后将排水阀5关闭即可。
支撑腿2的作用是使得桶体1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方便排水管4将茶水排出。
提手3的作用是方便使用者挪动该垃圾桶。
内桶8为上粗下细的圆台形,一方面使得内桶8的上端开口尽可能大,方便使用者将干垃圾投入其中,另一方面是使得储液腔10的内部空间增大,能够储存更多的茶水。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干湿两用垃圾桶既能够很方便地倾倒茶叶、茶水,又能够作为普通的垃圾桶倾倒一般的干垃圾。并且该垃圾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干、湿垃圾进行有效地分离,并且湿垃圾中的液体能够很方便地被过滤出来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