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喷油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480.4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叶治宇;陈煜琦;马许珩;马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F02M61/18 | 分类号: | F02M61/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油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机部件,特别是可能提高柴油喷雾雾化效果、减少回油量的柴油机喷油嘴。
背景技术
喷油嘴是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喷油嘴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喷油嘴包括针阀和针阀体,针阀体端部设有喷孔。喷油嘴工作时,针阀在针阀体的腔室内往复高速运动,将燃油压出喷孔形成雾状油滴,以使燃油能够充分燃烧。通常喷孔越小越节能,但要求喷油嘴有更高的喷射压力及更好的喷油特性;此外,针阀往复运动,柴油容易回流,即油液从喷孔向针阀体腔室内部回流,导致针阀做的功没有全部用来将柴油压出喷孔,而部分消耗于柴油在喷孔和针阀体腔式之间运动中。目前,柴油机喷油嘴的喷孔大多是圆柱形,有个别的是倒锥形,倒锥形喷孔在出口处进一步减小了喷孔的口径,使得柴油喷油速度提高,喷出的柴油颗粒更细,雾化良好,因此倒锥形喷孔的性能优于圆柱形喷孔的性能。但是无论是倒锥形喷孔还是圆柱形喷孔都不能解决柴油回流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可提高雾化效果,有效减少柴油回流的柴油机喷油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柴油机喷油嘴,它包括针阀体和位于针阀体腔室内的针阀,针阀体下端设有喷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两头偏小,中部鼓出,所述喷孔出口直径为D3,喷孔进口直径为D1,喷孔中部直径为D2,D3<D1<D2。
上述柴油机喷油嘴,所述喷孔的侧壁为外凸的弧形面,该弧形面的曲率半径R与喷孔长度L的尺寸关系为R=1.15-1.2L, R的取值范围为5.6-5.9毫米。
上述柴油机喷油嘴,所述喷孔进口与针阀体腔室底部连接处经圆弧倒角光滑过渡。
上述柴油机喷油嘴,所述喷孔设置五个,五个喷孔均布在针阀体下端,各喷孔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针对提高柴油机喷油嘴雾化效果、减少回油问题对喷油嘴的喷口形状进行了改进,喷口侧壁采用外凸的弧形面,且喷孔的出口直径D3小于喷孔进口直径D1、喷孔进口直径D1小于喷孔中部直径D2。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喷孔出口直径小,可提高喷油速度,使喷出的柴油颗粒更细而贯穿距短,雾化良好,并且喷束宽,喷雾雾化和油气混合更好;2、喷油嘴的流量系数变大,在同等孔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提高喷油嘴的流量;3、喷孔外凸的弧形面设计和圆滑倒角设计使得喷油孔的内端与腔室内壁之间有过渡弧面,有利于油液进入喷油孔中,并可以使喷嘴腔室和喷孔连接处的压力损失得到明显的改善,从而有效的抑制气穴的发生,也避免了穴蚀的发生;4、喷孔外凸的弧形面设计,使得针阀往回运动时,倒流的柴油不能迅速离开喷孔,而缓存在喷口中部容量较大处,等下一次针阀往喷孔压入柴油时直接又被推出喷孔出口,减少了柴油在喷孔和针阀腔室之间运动,降低了能耗,减少了针阀的磨损,延长了喷嘴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针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 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针阀体,2、针阀,3、喷孔,4、圆弧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3,本实用新型包括针阀体1和针阀2,针阀体设有腔室,针阀位于腔室内,在针阀体下端均布五个结构相同的喷孔3,试验表明,在总流量和喷雾角度相同的条件下,五孔喷油的针阀油耗低且烟度小。为改善雾化效果,本实用新型喷孔的整体结构为两头偏小,中部鼓出。若将喷孔出口直径记为D3,喷孔进口直径记为D1,喷孔中部最大直径处的直径为D2,则有D3<D1<D2。该设计喷孔出口孔径最小,可使喷孔的喷油速度提高,雾化效果好,且喷束宽,喷雾雾化和油气混合更好。
参看图3,喷孔3的侧壁设计为外凸的弧形面,该弧形面的曲率半径R 的取值范围为5.6-5.9毫米。喷孔外凸弧形面结构使针阀往回运动时,回油不能迅速离开喷孔,喷孔中间外鼓,容量较大,油液被缓存下来,等下一次针阀往喷孔压入柴油时直接又被推出喷孔出口,减少了柴油在喷口和针阀腔室之间运动。弧形面曲率半径R与喷孔长度L的尺寸关系为R=1.15-1.2L。经验证喷孔长度与弧形面曲率半径R保持上述比例关系时喷孔喷射效果最好,能达到较好的喷雾质量,保证倒流的油能在喷孔内停留降低能耗,并且使回油不致过多,恰到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启动预热控制装置
- 下一篇:喷油器安装结构、发动机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