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腰硬联合麻醉一体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70186.3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敬首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11388 | 代理人: | 王新发;常亚春 |
地址: | 0323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腰硬 联合 麻醉 一体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腔腰硬联合麻醉一体穿刺针。
背景技术
椎管内联合麻醉已成为下腹部、下肢各种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之一。椎管内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阻滞效果好,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的优点。现阶段使用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为针中针,在使用经常会出现注入腰麻药后置硬膜外导管受阻或置硬膜外导管不顺利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无法进行椎管内联合麻醉。具体来说,在使用现有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进行椎管内联合麻醉时,病人取侧卧位,并在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用5#细针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出现典型穿破硬脊膜的落空后拔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局麻药液,拔出细腰麻穿刺针后置入硬膜外导管。但是现有的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在使用过程时经常会发生腰麻后置硬膜外导管不能顺利置入,导致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当前现有的椎管内联合麻醉的穿刺针结构不合理导致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突破解决了一种结构更为合理以提高椎管内联合麻醉效果更好、操作更方便的双腔腰硬联合麻醉一体穿刺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腔腰硬联合麻醉一体穿刺针,包括穿刺针本体,所述穿刺针本体包括相互独立的硬膜外导管管腔1和腰穿针针腔2,所述硬膜外导管管腔1和腰穿针针腔2的本体并排设置,且一端形成并排设置的针头,另一端相互分离;其中,所述硬膜外导管管腔1的一端设有硬膜外导管出口11,另一端设有硬膜外导管入口12;所述腰穿针针腔2的一端设有腰麻穿刺针出口21,另一端设有腰麻穿刺针入口22。
其中,所述硬膜外导管管腔1与腰穿针针腔2一体成型以形成穿刺针本体,或硬膜外导管管腔1与腰穿针针腔2并列固定在一起形成穿刺针本体。
其中,所述硬膜外导管管腔1的内径为0.6-0.9mm;且所述腰穿针针腔2的内径为0.55-0.7mm。
其中,所述穿刺针本体的截面为直径1.6至2.1mm的圆形;或所述穿刺针的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形的长轴为1.6--2.1mm,且短轴为1.4-1.8mm。
其中,所述穿刺针本体的长度为8-12cm。
其中,所述双腔腰硬联合麻醉一体穿刺针还包括穿插设置于所述腰穿针针腔2内直径为0.45-0.55mm的腰麻细针,所述腰麻细针设有针芯。
其中,所述另一端设有包裹在所述硬膜外导管管腔1与腰穿针针腔2外的针座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腔腰硬联合麻醉一体穿刺针,同时具有硬膜外导管管腔1和腰穿针针腔2,能够分别进行腰麻和置入硬膜外导管。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较现有的穿刺针,进行硬膜外导管置入和同时进行腰麻是相互独立的,本实用新型最大优点是能先置入硬膜外导管后行腰麻,可以避免在腰麻后再置入硬膜外导管时不顺畅的问题,防止影响麻醉、阻滞平面。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效果将变得更加清楚,且更加易于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双腔腰硬联合麻醉一体穿刺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硬膜外导管管腔;
11、硬膜外导管出口;
12、硬膜外导管入口;
2、腰穿针针腔;
21、腰麻穿刺针出口;
22、腰麻穿刺针入口;
3、针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所附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敬首,未经张敬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0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报警提示功能的骨科钢板
- 下一篇:一种转向系统及独立悬架轮式重载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