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9853.6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0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平;郭骏;罗玄;詹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质子 交换 燃料电池 金属 极板 | ||
1.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双极板由金属薄板制成的阴极单极板和阳极单极板组合构成,所述阴极单极板和(11)阳极单极板(10)背面相对,其板体上的左右侧均设有对应重合的燃料气体腔(1)、冷却介质腔(3)和氧化剂气体腔(2),其板体上的中部均设有流场区,该流场区设有多个呈弧形的相互对应的凸台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单极板,其板体上的左侧设有自上而下排列的氧化剂气体腔(2)、冷却介质腔(3)和燃料气体腔(1),它们分别与阳极单极板板体上左侧的自下而上排列的氧化剂气体腔(2)、冷却介质腔(3)和燃料气体腔(1)完全重合;其板体上的右侧设有自上而下排列的燃料气体腔(1)、冷却介质腔(3)和氧化剂气体腔(2),它们分别与阳极单极板板体上右侧的自下而上排列的燃料气体腔(1)、冷却介质腔(3)和氧化剂气体腔(2)完全重合;其板体上的中部设有一个阴极板流场区(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板流场区(7),其背面的凸台、凹槽与正面的凹槽、凸台相互对应,即正面的凸台是背面的凹槽,正面凸台的上表面处在一个平面上,正面的凹槽是背面的凸台,背面的凸台也在一个平面上;所述的凸台、凹槽呈圆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单极板和阴极单极板流场区的凸台和凹槽呈圆弧形或椭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单极板,其板体上的左侧设有自上而下排列的燃料气体腔(1)、冷却介质腔(3)和氧化剂气体腔(2),它们分别与阴极单极板板体上左侧的自下而上排列的燃料气体腔(1)、冷却介质腔(3)和氧化剂气体腔(2)完全重合;其板体上的右侧设有自上而下排列的氧化剂气体腔(2)、冷却介质腔(3)和燃料气体腔(1),它们分别与阴极单极板板体上右侧的自下而上排列的氧化剂气体腔(2)、冷却介质腔(3)和燃料气体腔(1)完全重合;其板体上的中部设有一个阳极板流场区(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板流场区(4),其背面的凸台、凹槽与正面的凹槽、凸台相互对应,即正面的凸台是背面的凹槽,正面凸台的上表面处在一个平面上,正面的凹槽是背面的凸台,背面的凸台也在一个平面上;所述的凸台、凹槽呈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薄板为不锈钢板,其板材厚度为0.1-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98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