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椼架式自动送脱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948.6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者;顾蔚和;毛伟莲;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宋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3/00 | 分类号: | B23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马育麟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式 自动 送脱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具体来说主要涉及这种数控车床的送脱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SNC-A200型精密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中,通常只有一个通道,只能发出一个指令,机械手执行指令只能在上一工序结束以后才能执行下一指令。这是因为机械手抓取工件、把工件送入主轴卡紧、加工完成后取下工件,放下已加工工件等,需要做多个动作,现有技术的机械手无法在上一工序过程中提前完成下一动作,只能按时序完成动作,例如在机械加工零件时,若机械手要夹取毛坯零件,做自动爪料、放料的动作,只能等待零件加工完后再进行,否者机械手无法取下加工好的工件,因此,工序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另外一种现有技术是在现有的机床旁侧增加一套外挂系统,这样虽然能在机械加工时同时完成夹取料的指令,但新增加的外挂系统占地面积大,而且还要解决两套系统之间通讯接口问题,这大大增加了成本。
故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对这种精密数控车床的送料机构加以改进,以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大大节约工序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专用于精密数控车床的椼架式自动送脱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椼架式自动送脱料机构,包括数控车床的主轴,料台装置,夹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与料台装置之间布置有三轴滑台椼架;所述夹料装置有可旋转的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且沿所述三轴滑台椼架移动,用于在所述主轴与料台装置之间抓取输送工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轴滑台椼架包括相互之间滑动连接的Y轴滑台、X轴滑台和Z轴滑台,其中所述Y轴滑台用于上下移动,所述X轴滑台用于左右移动,所述Z轴滑台用于前后移动;所述夹料装置垂直固定装设在前述Y轴滑台底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Y轴滑台、X轴滑台和Z轴滑台采用气动方式驱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成90度夹角。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料台装置包括料台及放置在其上的托盘,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托盘沿料台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设计方案的机械手采用双卡爪,当上一个毛坯工件正在加工时,机械手的一个卡爪可以在料台抓取一个毛坯并通过三轴椼架移动到车床气动门外等候,等加工区的毛坯加工好以后,空闲的卡爪用于把加工完成的工件从主轴上脱卸下来,抓取有毛坯的卡爪把毛坯安工件安放到主轴上卡紧,在毛坯加工时,机械手通过三轴椼架移动到料台放下成品件,再抓取毛坯件,周而复始。本设计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已加工和未加工工件之间转换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实现工序时间大大缩短,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体现了突出的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部件三轴滑台椼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部件夹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部件料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主轴,101.加工区。
2.料台装置,201.料台,202.托盘,203.托盘气缸。
3.夹料装置,301.第一卡爪,302.第二卡爪。
4.三轴滑台椼架,401.Y轴滑台,402.X轴滑台,403.Z轴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突出贡献,可以理解的,下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任何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SNC-A200型精密数控车床,布置在车床气动门外的料台装置2。在车床主轴1与料台装置2之间布置有三轴滑台椼架4。
如图2、3、4所示并结合图1,三轴滑台椼架4由相互之间滑动连接的Y轴滑台401、X轴滑台402和Z轴滑台403组合而成,采用气动方式带动夹料装置3实现上下、左右和前后移动。夹料装置3用螺栓垂直固定安装在Y轴滑台401底部并配备一对成90度夹角的第一卡爪301与第二卡爪302,第一卡爪301用于抓取毛坯,第二卡爪302用于脱卸夹取成品,两卡爪通过每旋转90度改变卡爪的工位,利用机械气爪完成上料、下料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宋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宋氏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9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位连杆孔铣削压紧装置的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冶炼炉平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