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线莲培养基灌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767.3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0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毛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草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10 | 分类号: | B65B3/10;B65B3/2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黄典湘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线莲 培养基 灌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线莲培养基灌装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线莲因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而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金线莲金线莲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阴阳互补、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养寿延年的功用。入肾、心、肺三经,能全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对 疾病的抵抗力。而现有市场上金线莲产品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可直接使用的液态金线莲因食用便捷,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上述液态金线莲产品需在加工后灌装才能得到市场上销售的成品,而现有针对金线莲灌装的灌装方式一般采用人工,少数企业采用机械化设备,而灌装金线莲的设备大多具有结构复杂、喷嘴喷力过大导致产品浪费等不足。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金线莲灌装设备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快捷、灌装速度快、且有效避免喷嘴喷出产品力度较大而导致的产品浪费等现象的金线莲灌装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线莲培养基灌装装置,该灌装机包括机架,定量截流机构及灌装机构,其中:
机架,其为支撑定量截流机构及灌装机构的构架,该机架前端设置有灌装工作台;
定量截流机构,其固定于机架上,该定量截流机构包括计量器及截流装置,所述截流装置通过一动臂与计量器相连并实现计量联动控制,该截流装置包括截流阀及进料斗,所述截流阀与动臂连接且设置于进料斗内,使得进料斗底部形成待灌装溶液空腔;
灌装机构,其通过导流管与进料斗底部的待灌装溶液空腔连通,并位于与所述灌装工作台上方,所述灌装机构主要包括灌装气动喷嘴;
所述灌装气动喷嘴下方设有一缓冲机构。
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为挂设与灌装机构上的缓冲斗。
进一步,所述缓冲斗上出水口的直径小于喷对直径。
进一步,所述计量器为一内置气动推杆,该推杆一端与计量器指针联动,实现该气量器上的指针显示功能,而该推杆另一端与所述动臂连接。
进一步,所述动臂一端固定于计量器的气动推杆上,另端与截流阀连接并实现联动控制。
进一步,所述推杆与动臂联动,且该动臂通过联动环实现控制该截流阀的控制,从而实现该灌装装置的计量功能。
进一步,所述截流阀具有一伸出轴,该伸出轴与所述联动环固定并形成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环上铰接有所述动臂并能以铰接点为支点,以伸出轴为圆心,以铰接点与所述圆心之间距离为半径,做圆周运动,进而实现对所述截流阀的控制。
进一步,所述机架包括机架主体及灌装工作台支架,所述主体为支撑定量截流机构及灌装机构的构架,该机架主体呈“工”字形;所述工作台支架与机架主体连接并伸出与机架外侧与灌装机构对应的T形架构,所述工作台支架上端有顶有灌装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灌装喷嘴上增加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将喷嘴包裹于其内部,进而有效达到对喷出产品的缓冲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产品的浪费,同时本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及安装方便快捷,达到机械化流水作业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A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金线莲培养基灌装装置,该灌装机包括机架1,定量截流机构2及灌装机构3。: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机架1,其为支撑定量截流机构及灌装机构的构架,该机架前端设置有灌装工作台11;所述机架包括机架主体12及灌装工作台支架13,所述主体12为支撑定量截流机构及灌装机构的构架,该机架主体12呈“工”字形;所述工作台支架13与机架主体12连接并伸出与机架外侧与灌装机构对应的T形架构,所述工作台支架13上端有顶有灌装工作台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草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草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