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臂拆装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600.7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青;贾体锋;李向鹏;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66C23/6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起重机 重臂 拆装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臂拆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基本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吊运物品的质量、体积和起升高度都越来越大,这样对于大型复杂吊装工况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兼有汽车起重机和越野起重机特点的高性能全地面起重机成为首选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其自重往往达几十吨甚至几百吨,这样在上路行驶时,由于受国家对车辆行驶状态的限制,同时也为了满足快速转场的要求,必须将上车部分进行分装运输。以全地面起重机QAY650为例,整车质量达到430吨,上路行驶一般要将3-7节起重臂、平衡重等部件拆除,利用其它运输车辆和全地面起重机一起到达作业场地,然后再将拆除部件进行现场拆装,最后完成吊装作业。
全地面起重机在现场拆装时,起重臂的拆装是最主要的部分之一,现在的方法多采用两台服务起重机,利用吊装带分别吊装臂头和臂尾,然后两台起重机合作起吊,完成起重臂的拆装。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拆装问题,但是其需要两台服务起重机同时作业,拆装成本较高,对于操作手的配合要求也较高,迫切需要一种简单易行的辅助工具以实现起重臂的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臂拆装辅助装置,其结构简单,无需操作手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拆装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臂拆装辅助装置,它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吊装点,所述主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条吊装带,所述吊装带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吊装带的另一端通过可拆卸装置与所述主框架连接;所述主框架和所述吊装带共同在起重臂的重心位置对所述起重臂进行包覆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上还设置有伸出框架,所述伸出框架上设置有与起重臂上的工艺孔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固定销轴。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将所述吊装带与所述主框架进行连接的销轴。
进一步的,所述吊装带采用圆形环眼型吊装带。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内与起重臂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尼龙块。
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包括上框架,以及与所述上框架垂直连接,且位于所述上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吊装点设置在所述上框架上,所述吊装带与所述侧框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架采用若干无缝钢管焊接而成,所述上框架内部还焊接有无缝钢管,所述上框架内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侧框架采用钢板弯曲成形,所述侧框架内焊接有无缝钢管,所述侧框架内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框架结合吊装带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可拆卸装置解开吊装带与主框架的连接,将起重臂的重心位置包覆在主框架与吊装带之间,然后再通过可拆卸装置将吊装带与主框架连接,即可采用起重机进行吊装。本实用新型只要采用一台服务起重机即可实现起重臂的平稳起吊,便于现场拆装,减少了服务起重机的数量,无需操作手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应用能力强,拆装成本较低,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大吨位起重机起重臂现场拆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臂拆装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臂拆装辅助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