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385.0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国;谢甲伟;杨元亮;王淑斌;宿行俊;殷凤仕;王加德;李长山;郝继开;李文刚;于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36/00;E21B17/08;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8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套管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属于稠油热采井管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稠油开采通常采取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工艺,而这两种工艺均需使用隔热油管作为注汽工具,油套的环空中伴注氮气辅助隔热,同时须采用封隔器或者氮气的压力来阻止高温高压蒸汽与套管接触。该工艺在保护油井套管、降低井筒热损失、提升注采效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经过多年的应用后发现其存在工艺复杂、管柱可靠性低、生产效率和采收率低,且接箍连接处热损失无法避免的缺点,造成稠油热采过程中蒸汽的浪费和套损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工作性能优良的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套管、固井水泥、位于油层段以上的隔热油套管、变径接箍、油层套管、浮箍和引鞋,其中隔热油套管通过变径接箍与油层套管连接,表层套管间隙套装在隔热油套管上端的四周,在隔热油套管与表层套管之间以及隔热油套管、变径接箍、油层套管、浮筘和引鞋油层套管的周围填充有固井水泥,且位于油层段处的油层套管和固井水泥上均布有水平贯穿的气孔。
所述的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隔热油套管由多组支管螺纹串接而成,每一组支管均包括钢制间隙套装的外管、中间管和内管,其中中间管一端加工内螺纹,另一端加工外螺纹,中间管加工内螺纹的一端与外管在管端处焊接、与内管在预留内螺纹长度处焊接,中间管加工外螺纹的一端与外管在预留外螺纹长度处焊接,与内管在管端处焊接;外管与中间管构成的环空中填充隔热材料并抽真空形成第一隔热层,中间管与内管的环空中抽真空后注入惰性气体,形成第二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隔热油套管具有双层隔热层,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隔热性能;
2)在隔热油套管的内管与中间管的环空中注入惰性气体减缓了“氢渗”现象,延长了隔热寿命;
3)在隔热油套管之间的连接处为双层结构,彻底解决了该处的热损失问题。本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的隔热性能由目前的A~E级提升为D~E级,连接处热损失由原来占管柱总热损失的70%降低为10%,据推算,本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的隔热寿命可由目前的2年延长至8~10年;
4)解决了隔热油套管之间连接处的套损问题;
5)本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具有内径统一,连接处无紊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隔热油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表层套管 2、固井水泥 3、隔热油套管 4、变径接箍 5、油层套管 6、浮箍 7、引鞋 8、气孔 9、外管 10、中间管 11、内管 12、第一隔热层 13、第二隔热层 14、油层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依据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表层套管1、固井水泥2、位于油层段14以上的隔热油套管3、变径接箍4、油层套管5、浮箍6和引鞋7,其中隔热油套管3由多组支管螺纹串接而成,每一组支管均包括钢制间隙套装的外管9、中间管10和内管11,其中中间管10一端加工内螺纹,另一端加工外螺纹,中间管10加工内螺纹的一端与外管9在管端处焊接、与内管11在预留内螺纹长度处焊接,中间管10加工外螺纹的一端与外管9在预留外螺纹长度处焊接,与内管11在管端处焊接;外管9与中间管10构成的环空中填充隔热材料并抽真空形成第一隔热层12,中间管10与内管11的环空中抽真空后注入惰性气体,形成第二隔热层13。隔热油套管3的下端通过变径接箍4与油层套管5连接,表层套管1间隙套装在隔热油套管3上端的四周,在隔热油套管3与表层套管1之间以及隔热油套管3、变径接箍4、油层套管5、浮箍6和引鞋7油层套管5的周围填充有固井水泥2,且位于油层段14处的油层套管5和固井水泥2上均布有水平贯穿的气孔8。
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用于采油作业试验。按SY/T5324-94标准对完井管柱中的隔热油套管(新管)和使用两年后的隔热油套管(旧管)测试其隔热性能,结果见表1。可见,新型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中的油套管新管的隔热性能均在D~E之间,使用两年后视导热系数变化不大,据此数据,可以推算,本发明隔热油套管完井管柱的隔热寿命可达8~10年。
表1本发明完井管柱中隔热油套管的隔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水三相高旋流分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痤疮的胶原蛋白组合物及胶原膜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