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8380.8 | 申请日: | 2014-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宿行俊;杨元亮;谢甲伟;王淑斌;王新国;栾智勇;翟勇;李长山;郝继开;王加德;李文刚;殷凤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8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油套管,具体涉及一种石油工业中稠油热采作业的注汽、采油工具,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开采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石油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开采稠油已经成为国内外石油公司的主要产量来源,而稠油开采通常采取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种工艺,而这两种工艺均需使用隔热油管和套管作为注汽采油工具。目前的隔热油管均依据或参照中国专利(申请号97115719.7)公开的一种《真空隔热油管及其制造工艺》进行生产,产品由接箍、隔热衬套、衬管、外管、内管、隔热层、扶正块、吸氢剂等组成,其中隔热层结构为:内管多层铝箔、玻璃丝网间隔缠绕,环空抽真空,并添加吸氢剂,该种制造工艺生产的隔热油套管视导热系数较好,在保护油井套管、降低井筒热损失、提升注采效果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为隔热油管环空中“负压”和钢材“氢渗”现象的存在,隔热油管在下井注汽采油2年左右或者15个注汽周期后隔热性能明显衰减,严重影响了隔热油管的使用寿命,同时接箍连接处热损失严重,引起该处固井套管出现套损现象,因此造成经济效益的巨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隔热性能温度、工作性能优良的隔热油套管。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热油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间隙套装的外管、中间管和内管,其中中间管一端加工内螺纹,另一端加工外螺纹,中间管加工内螺纹的一端与外管在管端处焊接、与内管在预留内螺纹长度处焊接,中间管加工外螺纹的一端与外管在预留外螺纹长度处焊接,与内管在管端处焊接;外管与中间管构成的环空中填充隔热材料并抽真空形成第一隔热层,中间管与内管的环空中抽真空后注入惰性气体,形成第二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具有双层隔热层,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隔热性能;
2)在内管与中间管的环空中注入惰性气体减缓了“氢渗”现象,延长了隔热寿命;
3)在连接处为双层结构,彻底解决了该处的热损失问题,其隔热性能由目前的A~E级提升为D~E级,连接处热损失由原来占管柱总热损失的70%降低为10%,据推算,本实用新型隔热油套管的隔热寿命可由目前的2年延长至8~10年;
4)解决了连接处的套损问题;
5)内径统一,连接处无紊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中间管3、内管4、第一隔热层5、第二隔热层6、抽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钢制间隙套装的外管1、中间管2和内管3,其中中间管2一端加工内螺纹,另一端加工外螺纹,中间管2加工内螺纹的一端与外管1在管端处焊接、与内管3在预留内螺纹长度处焊接,中间管2加工外螺纹的一端与外管1在预留外螺纹长度处焊接,与内管3在管端处焊接;外管1与中间管2构成的环空中填充隔热材料并抽真空形成第一隔热层4,中间管2与内管3的环空中抽真空后注入惰性气体,形成第二隔热层5。
按SY/T5324-94标准对刚制造的隔热油套管(新管)和使用两年后的隔热油套管(旧管)测试其隔热性能,结果见表1。可见,本发明隔热油套管新管的隔热性能均在D~E之间,使用两年后视导热系数变化不大,据此数据,可以推算,本发明隔热油套管的隔热寿命可达8~10年。
表1本发明隔热油套管的隔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3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清洁器过滤袋
- 下一篇:纸牌游戏系统和桌面游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