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扒砟提料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8267.X | 申请日: | 2014-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6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正;郭兴无;王苏汴;赵悟;马锐;羊怀茂;赵全婧;陈晋;柳朝郸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铁路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1B27/04 | 分类号: | E01B27/04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扒砟提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扒砟提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铁路工务日常维护和中小规模的换枕施工中,主要采用人工换枕的作业方式,轨枕间的道砟清空工作主要依靠人力和辅助工具完成。这种处理道砟方式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道砟不便于收集。在一些线路施工中使用的中、小型清筛机虽然也有道砟处理功能,但其设计主要是面向批量,而且是针对轨枕底部和边坡道砟的清理,不适用于轨枕抽换作业。国外线路施工中,通常采用大型养路设备实现连续式轨枕更换,由于换枕方式不同,施工中不需要对轨枕间的道砟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节省人力且使用方便的扒砟提料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扒砟提料机,包括走行轮和走行轮支承,以及通过走行轮支承架设在走行轮上方的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置有锁紧机构和底架支腿,以及能够在底架上移动的回转走行台;所述回转走行台的上方设置有支撑臂、主液压缸和副液压缸;所述支撑臂的底部与回转走行台铰接,支撑臂的顶端通过随动支架与一由液压马达驱动的扒砟链斗相连接;所述主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回转走行台和支撑臂铰接,副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臂和随动支架铰接。
上述的一种扒砟提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扒砟链斗包括与随动支架相连接的内支撑架,所述内支撑架上设置有包括链条的链轮机构以及由所述链轮机构驱动的扒砟板机构。
上述的一种扒砟提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机构还包括有设置在内支撑架上的链条张紧装置。
上述的一种扒砟提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扒砟链斗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与随动支架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扒砟提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架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挡板与所述内支撑架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扒砟提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扒砟板机构包括由多块板块搭接组成的衬板与底板,所述底板与衬板重叠设置并均与所述链条相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刀座,刀座顶部设置有刀头。
上述的一种扒砟提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架两侧的滑槽、定位套管和位于定位套管两侧且长度可调的推拉杆;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套管的外圆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推拉杆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定位套管铰接,推拉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锁紧块,锁紧块通过一转轴与走行轮支承铰接。
上述的一种扒砟提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长孔,定位套管的管腔内移动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轴,定位轴与定位套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定位轴上设置有通过所述长孔伸出的螺栓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小型轻便;
(2)上下线路方便,能够保证施工及列车运行安全;
(3)节省人力,提高施工效率;
(4)工作性能可靠,施工质量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扒砟链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支撑架与链轮机构、链条张紧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扒砟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拉杆、锁紧块及走行轮支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走行轮; 2—走行轮支承; 3—底架;
4—锁紧机构; 5—底架支腿; 6—回转走行台;
7—支撑臂; 8—主液压缸; 9—副液压缸;
10—随动支架; 11—防护罩; 12-扒砟链斗;
13—液压马达; 14—内支撑架; 15—挡板;
16—链条; 17—链轮机构; 18-扒砟板机构;
19-链条张紧装置; 20—衬板; 21—底板;
22—刀座; 23—刀头; 24—滑槽;
25—定位套管; 26—连接板; 27—推拉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铁路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铁路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2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