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固定虹鳟鱼受精卵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8194.4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闫学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固定 虹鳟鱼 受精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固定鱼受精卵的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受精卵经DNA显微注射后,可直接进行孵化与选择工作,不必如哺乳动物需要胚胎移植工作,在技术上可节省时间与人力,同时运用遗传工程等生物技术可以改变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即利用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品种,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按人们的意志定向地、稳定地改变生物的遗传结构,改良养殖鱼类新品种,对培育快速生长的养殖鱼类新品种将有实际意义。
鱼类适用于外源基因转移实验,是因为鱼类怀卵量大,又是体外受精,且受精卵易得,容易进行体外操作、人工孵化和培育等优点,是转基因动物研究的良好材料。虹鳟鱼是冷水性鱼,受精卵很大,受精卵径在5毫米左右,吸水膨胀后的受精卵膜很硬,富有弹性,受精卵膜厚度在0.1毫米左右,虽然受精卵很大,但是在显微注射时极易找到注射部位,但由于受精卵膜无粘性,不能固定,且受精卵的动物极很小,仅占受精卵顶端的很薄一层,这就增加了显微注射的难度,由于受精卵膜很硬,针尖刺破受精卵膜必须用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固定住虹鳟鱼的受精卵,在注射时,极易破坏受精卵的完整性,比鲤鱼受精卵粘着在平皿上的效果要差,受体卵的孵化率也很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虹鳟鱼受精卵膜无粘性,不易固定,且虹鳟鱼受精卵的动物极很小,仅占受精卵顶端的很薄一层,因而显微注射的难度大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固定虹鳟鱼受精卵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固定虹鳟鱼受精卵的装置由平皿和琼脂组成;琼脂在平皿内,琼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开有17个~25个圆孔,所有圆孔均匀分布在平皿中。
本实用新型在平皿里铺一层琼脂,并用镊子在琼脂上挖一些与虹鳟鱼受精卵大小一样的圆孔,圆孔的位置要均匀分布在平皿中,以免使琼脂破裂,使虹鳟鱼受精卵能固定在圆孔中,然后将其置在解剖镜下进行显微注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固定虹鳟鱼受精卵的装置可以将虹鳟鱼受精卵固定,在解剖镜下很容易找到核的位置,可随时调整注射的角度,减轻卵内部的压力,降低了显微注射的难度,能为基因导入工作带来方便,受精卵的成活率也很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固定虹鳟鱼受精卵的装置的示意图,1为琼脂,2为平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应用于固定虹鳟鱼受精卵的装置由平皿1和琼脂2组成;琼脂2在平皿1内,琼脂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开有17个~25个圆孔,所有圆孔均匀分布在平皿1中。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应用于固定虹鳟鱼受精卵的装置可以将虹鳟鱼受精卵固定,在解剖镜下很容易找到核的位置,可随时调整注射的角度,减轻卵内部的压力,降低了显微注射的难度,能为基因导入工作带来方便,受精卵的成活率也很高。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平皿1的直径为90mm,平皿1的高度为17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的是:琼脂2的厚度为2mm~3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琼脂2中的圆孔的间距为2cm~3cm,圆孔的孔径为5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易熔合金丝的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存放限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