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7219.9 | 申请日: | 2014-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2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凝宇;张智慧;史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1/04;G06Q50/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单大义 |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术后 疼痛 程度 量化 无线 发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术后疼痛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后疼痛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如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发展为慢性疼痛,引发多种短期或长期的术后不利影响,所以术后镇痛越来越被医务人员和患者所重视,术后镇痛的评价与记录也成为了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
由于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患者有时无法客观准确的表述出来,医院也缺少量化疼痛等级、评价术后镇痛效果并及时记录的设备,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关于术后疼痛评估的相关数据,由于无法方便、及时的进行记录和存储,使得相关数据容易遗失,影响对患者的术后疼痛做及时、有效的评估,也使得相关的科研研究缺乏数据支持。现有的3G无线通信方式成功率不高,无法保证成功率在98%以上,接收方往往接受不到有效数据,造成数据丢失,而这在医疗行业是不允许的,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护人员无法及时了解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疼痛评估的相关数据容易遗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手术后疼痛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手术后疼痛程度量化无线发送装置,包括疼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内设有两节独立电池,印刷电路板的右侧下部设有3G模块,所述的3G模块与其中一节电池连接,独立供电,另一节电池为印刷电路板上非3G模块独立供电,印刷电路板中部设有单片机,单片机周边设有滤波电容,所述的印刷电路板上设有一层屏蔽金属网膜。
所述的印刷电路板包括控制电路和无线数据发送电路。
所述的疼痛程度分级视觉量化面板上设有若干评价按键和紧急呼叫按键。
所述的无线发送装置还设有232通讯接口。
所述的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紧急呼叫键和评价按键,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232通讯接口及无线通讯接口单片机将获取的呼叫键及评价按键的信息存入存储器,单片机从存储器中读取存储的数据从而控制232通讯接口及无线通讯接口发送信号至电脑终端。
所述的控制电路结构如下:单片机IC2的3号引脚并联开关S1、S5、S9、S13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单片机IC2的4号引脚并联开关S2、S6、S10、S12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单片机IC2的15号引脚并联开关S3、S7、S11、S15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5的一端,单片机IC2的16号引脚并联开关S4、S8、S12、S14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开关S1、S2、S3、S4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2号引脚,开关S5、S6、S7、S8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1号引脚,开关S9、S10、S11、S12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18号引脚,开关S13、S14、S15、S16另一端并联后接入单片机IC2的17号引脚,电阻R3、R4、R5、R6的另一端并联,并抽头一端并联电容C10,抽头电容C10的一端连接磁珠RT2的一端,磁珠RT2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9后接入电源,单片机IC2的14号引脚并联电容C12后串联磁珠RT3,磁珠RT3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13后接入电源;单片机IC2的9号引脚串联R2后接入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二极管D2后接入电源,二极管D2的两端并联蜂鸣器U1,单片机IC2的11号引脚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三极管Q4的两端并联二极管D3,三极管Q1的集电极抽头一端连接电容C11的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并抽头一端连接计算机串口DB9的3号引脚,二极管D1的正极串联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计算机串口DB9的2号引脚,并抽头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单片机IC2的8号端口串联电阻R8,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单片机IC2的7号端口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并抽头一端串联电阻R9至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三极管Q3抽头一端并联电容C8,在电阻R9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之间并联电阻R7,抽头电容C8的一端连接磁珠RT1的一端,磁珠RT1的另一端并联电容C7后接入电源,单片机IC2的13号引脚连接开关S17后接地,并抽头一端连接ICD2程序烧写端口CON5的4号端口,单片机IC2的12号引脚连接ICD2程序烧写端口CON5的5号引脚,ICD2程序烧写端口CON5的1号引脚并联电阻R18后接入单片机IC2的4号引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72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遥控系统
- 下一篇:正交频分复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信号发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