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946.3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君;于晓聪;阚长宾;卢丽丝;王磊;席春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24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烧油层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采系统。
背景技术
火烧油层开采技术是利用油层内原油的一部分重质成分作燃料,不断燃烧生热,把油层中的原油驱出,较其他采油方式具有适用范围广、驱油效率高、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可以成为稠油开采的有效接替技术。将火烧技术应用于水平井,可达到火驱辅助重力泄油的效果。火驱辅助重力泄油生产过程中典型的特点就是高温(最高超过700℃)、高气油比、产液温度变化范围大、生产过程中管柱作业次数直接影响火线前缘的稳定推进,对于中深层稠油油藏,这些特点对于水平生产井的正常生产影响尤其大。其中高气油比是指原油中轻烃、蒸汽和油液的比例会因火烧油层而大幅上升,当大量气体进入泵后,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使泵效降低,当气量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泵无法抽出油液。
常用的火驱生产管柱结构单一,主要是由油管串接防气泵再串接气锚而形成,其中气锚根据气液密度的不同,通过螺旋结构把气液进行分离,液体进入抽油泵抽到地面,气体进入油套环空,然后排出井外;而防气泵通过强开强闭的作用排液,即使液体中含有少量的气体也不会影响泵的正常生产,由此解决了高气油比带来的泵效降低的问题。
然而,上述火驱生产单一管柱仍然无法解决有效控制产液温度的问题。在火驱生产中,井下油液最高超过700℃,最低可低于原油拐点温度(拐点温度指在某个温度条件下,稠油的粘度明显降低,与普通稀油粘度相当),当井下温度太高、超过管柱的耐温极限时,就会使管柱寿命大幅降低,甚至出现损坏破裂导致管件报废;当温度太低时,井筒中的稠油难以流动,为举升作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所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控制井下油液温度出现过高及过低等状况,目前一般采用在注采系统中的生产井中下入生产管柱、监测管柱和注入管柱三套管柱,通过三套管柱的独立作业,以实现对于井下油液温度的实时监控及控制。下面介绍一种目前常用的注采系统。
图1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注采系统的整体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注采系统在生产井400中设置有注入管柱100、监测管柱200和生产管柱300三套彼此独立的管柱,在注入井900内设有注气管柱。所述注采系统沿生产井400井口向下具有直井段a和水平井段b,所述水平井段b采用筛管,油液通过筛管的孔隙到达生产井400内。其中,所述注入管柱100和监测管柱200下入到水平井段b,而所述生产管柱300仅下入到直井段a。其中:注入管柱100包括顺序串接的隔热管1、筛管12和导锥13,监测管柱200包括顺序串接的监测管2、筛管10和导锥13。所述监测管2中采用无接箍油管,并且,监测管2中还设有多个温压传感器;无接箍油管内在直井段a设有至少一个温压监测装置3,在水平井段b设有至少一个温压监测装置。所述温压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测温的热电偶11和用于测压的毛细管9,且水平井段的温压监测装置的热电偶11和毛细管9均匀分布于水平井段b的监测管柱200内。温压监测装置3中的热电偶和毛细管设于同一位置处且均处于防气泵5之下。生产管柱300包括顺序串接的空心杆4、防气泵5、气锚6、筛管7和导锥8。所述注气管柱包括顺序串接的油管21和封隔器14,注气管柱末端设有喇叭口15,且,所述注入井900井壁设有射孔段,所述射孔段位于喇叭口15之下用于将空气排入到油层中。所述注入井900的井底距离所述生产井400水平段b末端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都在5-10m之间。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所述注采系统在生产井水平井段内设有监测管柱200及注入管柱100,其中,监测管柱200一般直径为73毫米、监测管柱为53毫米。下入时,先下入较粗的注入管柱100再下入较细的监测管柱200。但,生产井深度一般都超过1000米,在这种长度下,较细的监测管柱200在后续下入时其前端容易发生弯曲,尤其在水平井段时,由于下入的力都是竖直往下的力,而监测管柱200在水平井段是处于水平状态,对于监测管柱200在水平井段的伸入状态不容易把握,而监测管柱200前端弯曲后,随着下入长度越来越多监测管柱200弯曲程度越大,最终很容易缠绕在注入管柱100上。在修井作业中,需要顺次起出监测管柱200和注入管柱100,如发生上述水平井段缠绕现象,会导致所述管柱无法正常起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采系统,以使注采系统在后期修井作业中生产井内部管柱容易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井多级喷射压裂工具
- 下一篇:海上采油平台气泵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