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6014.9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2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家庆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若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蝇器,尤指一种构造简单,仅具一底座以及一罩体的捕蝇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知识的普及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一般大众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已有各式驱赶苍蝇及果蝇的方式,例如在桌面上摆放具有黏性的黏蝇板,让苍蝇及果蝇沾黏于黏蝇板上,进而减少苍蝇或果蝇的飞舞;当黏蝇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其黏性将会大幅下降,而降低捕抓苍蝇或果蝇的功用,故每过一段时间便要更换新的黏蝇板,造成资源的浪费,被黏住的果蝇尸体会显露于表面,相当不美观,影向用餐的食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蝇器,其构造简单,可以达到降低成本与环保无污染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蝇器,其中至少包括:
一底座,其于环形凹槽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脚柱,该环形凹槽的外侧面顶部设有外接合部;以及
一罩体,其底部内侧设有内接合部,该内接合部能与底座的外接合部接合,使罩体与底座间形成活动空间。
该脚柱的底部与环形凹槽的底部具有1.5公分内的间距。
该环形凹槽的内环面内侧延伸出至少一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一端具有一内螺管,该罩体顶部延伸出一能与该内螺管相接合的外螺管。
该底座的内螺管与一端具外螺管的立杆接合,该外螺管下具有一置放板,供底座的脚柱抵靠置放。
该外螺管开设一穿孔,该穿孔贯穿至罩体内部。
该外螺管上螺设密封顶盖。
该密封顶盖的顶部具有挂体。
该环形凹槽的内环面外侧顶部具有环跨部,于环跨部上设有一向外延伸的环滑板,该环滑板内缘下方具环榫部,能与环跨部接合固定。
该内接合部、外接合部为螺纹、弹扣、L型槽扣、魔鬼毡、黏着剂之一。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通过设置环形凹槽与底座,在环形凹槽内置放引诱物以吸引苍蝇及果蝇接近,引附近的苍蝇及果蝇由该脚柱的底部与环形凹槽的底部所形成的间距爬入,苍蝇及果蝇一旦进入捕蝇器内,即会一直往上飞,直至筋疲力尽后,便落下死亡,隔段时日后,打开底座以及罩体进行清洗后,即可再度使用,达到降低成本与环保无污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捕蝇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捕蝇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捕蝇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捕蝇器置放于地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二捕蝇器接合后,置放于地面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审查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功能及作用能有深入的了解,特列举一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介绍本实用新型,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图中揭示一种捕蝇器,其至少包括一底座1以及一罩体2,其中该底座1于环形凹槽11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脚柱12,能平均支撑捕蝇器的重量,该环形凹槽11的外侧面顶部设有外接合部13;罩体2底部内侧设有内接合部21,该内接合部21能与底座1的外接合部13接合,使罩体2与底座1间形成第一活动空间24、第二活动空间14。
前述的该脚柱12的底部与环形凹槽11的底部具有1.5公分内的间距较佳,使环形凹槽11的底部与地面形成四通八达的捕蝇通道,形成让苍蝇及果蝇3(请同时对照图4)能轻易爬入,而不易爬出的间距,当苍蝇及果蝇3受置放于环形凹槽11内的引诱物4的吸引,而停落于捕蝇器附近,其能轻易爬入捕蝇器的捕蝇通道,即会往上飞进第二活动空间14、第一活动空间24寻求觅食,此乃苍蝇及果蝇3的习性,由于飞不出密闭的罩体2,即可达到累死苍蝇及果蝇3的目的。
为达便利收纳与提升捕获苍蝇及果蝇3数量的目的(请同时对照图5),将该捕蝇器设计成能相互接合固定的结构,即令二捕蝇器的顶、底部需有相接合固定的结构;令该环形凹槽11的内环面内侧延伸出至少一连接板15,图示环设三个较稳固的连接板15,该连接板15的另一端具有一内螺管16,该罩体2顶部延伸出一能与该内螺管16相接合的外螺管22,如此便能将一捕蝇器的外螺管22与另一捕蝇器的内螺管16接合固定,形成叠置,且不限捕蝇器的叠置数量,让该等苍蝇及果蝇3进一步同时能由下一捕蝇器的罩体2上方与上一捕蝇器的底座1下方所形成的捕蝇通道进入捕蝇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家庆,未经陈家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60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