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体变管及非饱和土固结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5409.7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8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卢永洪;徐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2/00 | 分类号: | G01F22/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变管 饱和 固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量测水体积变化的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量测非饱和土土中水体积的变化的体变管。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土体中水体积变化主要是用体变管,通过体变管的读数来确定实验土中水含量的变化。然而由于体变管的一端与大气接触,势必会引起体变管中水的蒸发,若将与大气接触的一端用透气材料密封,也会使管中水蒸发进而在管壁上凝结成小水滴,从而影响误差。即使用油封,但由于油和水分界面随着管中水的升降而变得模糊,也会引起读数误差。尤其对于非饱和土来说,实验周期非常长,引起的蒸发量也很大,导致误差非常大。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未曾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除了专门用于测量水体积变化的体变仪,但其结构过于复杂,制造费用过高,往往得不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由于水分蒸发而引起误差的体变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量测非饱和土中水体积变化的体变管,包括体变管本体、体变管左端接头和体变管右端接头,所述的体变管左端接头设置在所述的体变管本体的左端,所述的体变管右端接头设置在所述的体变管本体的右端,所述的体变管本体还包括活塞,将所述的活塞自由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体变管本体的内部,并垂直于所述的体变管本体的中心轴,所述的活塞的外边缘与所述的体变管本体的内壁充分接触,将所述的体变管本体分隔成相互隔绝的两部分。
优选的,还包括左端阀门和右端阀门,所述的左端阀门和右端阀门分别安装在所述的体变管本体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体变管本体带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的体变管左端接头与非饱和土固结仪的陶土板底部的排水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体变管右端接头与一个底面积远大于所述的体变管本体的截面积的水槽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水槽中装有水,所述的水槽中的水液面高度与所述的非饱和土固结仪的土样的中部持平。
优选的,所述的与体变管本体相连的排水管为通过倾斜所述的体变管能够排气的软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非饱和土固结仪,包括上述的体变管,还包括水槽、竖向变形量表、气压室、试样、带有阀门的排水管、支架、砝码、上部接气压装置、竖向活塞杆、加压铜板、透水石、侧部接气压装置、陶土板、螺旋底槽和与体变管相连的排水管,所述的竖向变形量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竖向变形量表的尖端与所述的气压室接触,所述的气压室与侧部接气压装置相连,所述的气压室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螺旋底槽、陶土板、试样、透水石、加压铜板和竖向活塞杆,所述的竖向活塞杆上接有上部接气压装置,并与所述的支架相连,所述的砝码设在所述的支架的下端,所述的带有阀门的排水管和与体变管相连的排水管设在所述的螺旋底槽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亦可以用于解决饱和三轴流变实验中量测体变时因水分蒸发而引起的误差。还可用于减小普通饱和三轴剪切试验中体变量测的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改变了原有体变管在量测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而引起的误差,本实用新型通过体变管中活塞的移动来测量土中水体积的变化,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方便,应用前景广阔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装有该实用新型的体变管的非饱和土固结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的体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体变管左端接头;2、体变管本体;3、活塞;4、体变管右端接口;5、体变管左端阀门;6、体变管右端阀门;7、水槽;8、竖向变形量表;9、气压室;10、试样;11、带有阀门的排水管;12、支架;13、砝码;14、接气压装置;15、竖向活塞杆;16、加压铜板;17、透水石;18、接气压装置;19、陶土板;20、螺旋底槽;21、与体变管相连的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5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