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棘轮扳手制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4731.8 | 申请日: | 2014-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96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又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又民 |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扳手 制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扳手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便利组装及具有制造经济效益的棘轮扳手制动结构。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常用的一种手工具,现有棘轮扳手结构如第1、2图所示,该棘轮扳手90包括有一头部901及柄部902,该头部901具有一第一容置部903,该第一容置部903邻近该柄部902处设有一相连通的第二容置部905,该头部901后端并设有一第三容置部906,第三容置部906垂向连通该第二容置部905,且该第三容置部906的后端设有一容置孔907;一棘动件91,其具有外侧的齿部911及内侧的旋动部位912,该棘动件91套上一C形弹性锁固件92后置入于该第一容置部903内;一呈半月弯形的卡掣件93设于第二容置部905内,该卡掣件93设有前端(相对该第一容置部903)的一齿部931及后端的一长凹槽932;一换向开关94包括有上方的扳动件941及下方的带动部942,其中该带动部942设置于该第三容置部906内,该带动部942前端设有一容置孔943,该容置孔943呈前大后小的连孔设置,该带动部942后端设有一第一定位孔944及一第二定位孔945;一第一弹簧95设于该换向开关94的容置孔943,该第一弹簧95前端抵设有一抵帽96,该抵帽96向前接抵于该卡掣件93的长凹槽932;一第二弹簧97设于该容置孔907,该第二弹簧97前端抵设有一钢珠98,该钢珠98向前接抵于该换向开关94(带动部942)的第一定位孔944或一第二定位孔945。该棘轮扳手90换向操作时,拨转该换向开关94,并使该卡掣件93于该第二容置部905内一体连动而改变位置,以控制、改变该棘动件91的旋转操作方向;而该换向开关94后端的第一定位孔944或一第二定位孔945则于旋转后提供该钢珠98的弹性抵顶定位,相关的技术如台湾专利第413113号。
前述该现有技术虽可凭借该换向开关94的旋转切换而达到控制、改变该棘动件91的旋转操作方向,然,仍有其缺失存在,例如:该棘轮扳手90的构成需于该换向开关94的前端设置第一弹簧95及抵帽96,用以连动该卡掣件93,并于该换向开关94的后端设置第二弹簧97及钢珠98,用以产生抵顶定位,由于其组成构件多,将导致组装操作上较为繁琐不便且费时,显非理想的构成设计。再者,该换向开关94的容置孔943呈前大后小的埋孔设置,并不利于简易制造,也有一并加以改良的必要;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棘轮扳手其制造组装上的缺失,应为业界或有智的士应加以解决、克服的重要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现有棘轮扳手制造组装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本案发明人即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制造组装便利性及经济性的棘轮扳手制动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制动结构,其能凭借简易的构成设置而具有棘轮扳手使用上的控制、改变旋转操作方向,进而达到制造组装上极佳的便利性及经济效益性。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棘轮扳手制动结构,其能使棘轮扳手变换旋转施工方向的操作上,具有较佳的旋转、定位一体连动性及操作质感,进而积极提升其实用牢固性及产品的竞争力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棘轮扳手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棘轮扳手,包括有一头部及柄部,该头部具有一第一容置部,该第一容置部后端部位设有一相连通的第二容置部,该头部后端部位设有一第三容置部,第三容置部垂向连通该第二容置部,该第三容置部设有一后端壁;
一棘动件,设置定位于该第一容置部内,该棘动件具有外侧的齿部;
一卡掣件,设于该第二容置部内,该卡掣件设有前端面的一齿部及后端面上至少一抵制凹槽;
一换向开关,其至少包括有一带动部,该带动部设置于该第三容置部内,该带动部前端面设有一容置孔,该容置孔轴向贯通该带动部;
一抵顶弹簧,其穿设于该容置孔,该抵顶弹簧包括有前端的前端抵部、中段部位的中段弹部及后端的后端抵部,该前端抵部接抵于该抵制凹槽,该后端抵部接抵于该后端壁上。
其中:该抵制凹槽具有两弧端,分别是第一抵制端槽与第二抵制端槽。
其中:该换向开关包括有设于该带动部上方的扳动件,该扳动件相对该带动部呈一凸柄状,该带动部相对该扳动件的另一端设有一定位柱。
其中:该前端抵部及该后端抵部的弹簧圈数的分布较密集,该中段弹部的弹簧圈数的分布较疏离。
其中:该前端抵部、该后端抵部的端头部位分别设有一弧缩抵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又民,未经王又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47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刀架卡盘扳手
- 下一篇:装配夹具框架基准孔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