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4588.2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2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杨帆;成立;钱钧;金燕;杨华;周济人;汤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低微 扬程 抽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工程设施,是低微扬程双向抽水立式泵装置的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城市防洪排水和低扬程灌排结合提水工程愈来愈多,对双向抽水泵站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此类泵站的扬程均很低,经常运行在1.0 m左右低微扬程的范围。现有的这类泵站基本上采用三种类型:卧式S形、竖井式和灯泡贯流式泵装置,全都配用可以正、反转运行的叶轮。由于双向进、出水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这些泵站的正、反向运行效率都比较低,尤其反向运行的效率更低,能耗较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汽蚀性能较差,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
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双向立式泵装置其意义及推广应用价值就显得很大,不仅能解决上述的问题,而且能改善双向出水流道内部流态,提高泵装置的水力性能,进而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因此设计一种适合低微扬程的双向抽水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以设计扬程(0.8-1.5)m为参照,达到以下目的:
(1)减少出水导叶体水力损失,提高泵装置正向运行效率,最高效率可超过现有同类低微扬程泵站2个百分点以上;
(2)减少进水导叶体水力损失,提高反向运行最高效率,可超过现有同类低微扬程泵站5个百分点以上;
(3)解决低微扬程泵站采用立式泵装置轴向尺寸大导致其出水高于泵站出口水位,因而浪费扬程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包括进出水流道、快速闸门、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真空破坏装置和包括进口喇叭管、叶轮、导叶、出水喇叭管、电机构成的泵装置,泵装置垂直设置在进出水流道中央,泵装置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中分别设有调向闸孔,进出水流道两端设有快速闸门,其特征是,所述进出水流道上中部设有水平隔板,泵装置两侧的水平隔板上分别设有带浮箱调向闸门的下潜孔口,下潜孔口的一侧接近调向闸孔,浮箱调向闸门铰接在下潜孔口接近调向闸孔的一侧,泵装置同一侧的浮箱调向闸门为下潜孔口和调向闸孔的共用闸门,通过控制泵装置两侧的浮箱调向闸门,改变水流方向,实现双向高效抽水,所述泵装置设有扩散式后导水锥,扩散式后导水锥与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顶部的虹吸顶板平滑连接,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顶部沿抽水出流方向倾斜,逐步与水平隔板连接构成一个罩壳,所述泵装置两侧的下潜孔口均置于罩壳内,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的顶部设有一个通气孔接口连接到真空破坏阀。
所述进出水流道与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的宽度相同。
所述下潜孔口形状尺寸与调向闸孔形状尺寸相同,所述浮箱调向闸门通过门铰固定在水平隔板上,门体绕门铰旋转,向上旋转覆盖下潜孔口,同时打开调向闸孔,向下旋转覆盖调向闸孔,同时打开下潜孔口。
所述扩散式后导水锥与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顶部平滑连接过渡的线型为圆弧线或椭圆线,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顶部的出水喇叭最高点为驼峰顶。
本发明解决了双向低微扬程泵站对高效率抽水装置的迫切需求和因立式泵装置的轴向尺寸大而导致其出水高于泵站出口水位,浪费扬程的技术难题。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提水扬程为0.8-1.5m,能减少出水导叶体水力损失,提高泵装置正向运行效率,最高效率可超过现有同类低微扬程泵站2个百分点以上;减少进水导叶体水力损失,提高反向运行最高效率,超过现有同类低微扬程泵站5个百分点以上。
Ω形双向低微扬程抽水装置,采用立式轴流泵,双向进水流道,双向低驼峰虹吸出水结构配用下潜式出水流道,动力机为潜水电动机。结构设计新颖合理,采用长方体进出水流道,泵装置垂直设置在长方体进出水流道中央,采用双向低驼峰虹吸式出水结构,构成Ω形(欧米伽形)双向进出水流道。泵装置两侧的进出水流道中分别设调向闸孔,进出水流道上设置中层水平隔板,泵装置两侧的中层水平隔板上分别设下潜孔口,调向闸孔和下潜孔口设置共用的浮箱调向闸门,浮箱调向闸门绕门铰旋转,向上旋转覆盖下潜孔口,同时打开调向闸孔,向下旋转覆盖调向闸孔,同时打开下潜孔口,达到泵装置两侧的进出水流道角色互换,当左侧为进水流道,右侧为下潜式出水流道,或者右侧为进水流道,左侧为下潜式出水流道,泵装置抽出的水,通过控制浮箱调向闸门改变水在长方体进出水流道中的流动方向,实现双向高效抽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4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