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采血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3357.X | 申请日: | 2014-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臣 |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临床检测的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采血管。
背景技术
采血管是临床检测的常用医疗器械。现有的采血管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密封效果不好,容易造成样本污染,造成检测结构的失真,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采血管,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消除了胶塞凹槽部易受到污染导致采血事故发生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采血管,包括圆柱形的管体以及用于塞住所述管体开口的管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开口端设置有一圈向外水平突出的边沿,所述管盖组件包括塞入管体内部的塞头以及设置在所述塞头外部的盖壳,所述盖壳的上表面上胶接有弹性密封片,所述塞头的中部设置有利于插入的向下凹进的凹槽,所述盖壳的上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孔,所述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边沿相卡合的环形凸台,所述管体与塞头套接处的管体内壁上设有多圈拱起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密封圈,所述塞头的外壁与管体内壁上的多圈密封圈密封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为圆锥形凹槽,凹槽的顶部口径大于凹槽的底部口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遮光套筒,所述遮光套筒通过卡接或者螺接的方式与管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的下端为血液储放端,管体的上端为开口端,管体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所述血液储放端的口径小于开口端的口径,血液储放端底部的外壁上设有与遮光套筒配合的卡位,所述遮光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向外水平突出的且与卡位相配合的卡块,遮光套筒套装在管体的下端,卡块旋入卡位将遮光套筒固定在管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管体、塞头、盖壳以及弹性密封片的设置,多重密封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非常好。
2、管体与塞头套接处的管体内壁上设有多圈拱起的密封圈,密封圈为截面呈半圆形的密封圈,塞头的外壁与管体内壁上的多圈密封圈密封套接。密封圈的设置使得塞头与管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好,同时密封圈设有多圈,相当于实现了多重密封,密封更为可靠。另外密封圈为拱起的截面呈半圆形的密封圈,塞头与管体之间实际的接触面积比传统的塞头直接套塞在管体内(管体内壁光滑没有设置密封圈的情况)的接触面积要小很多,这样就有利于将塞头从管体中拔出。
3、弹性密封垫的设置可以封闭整个盖壳,既方便了采血管的采血操作,同时又消除了塞头的凹槽部位易受到污染导致采血事故发生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凹槽为圆锥形凹槽,凹槽的顶部口径大于凹槽的底部口径。这样的凹槽还具有导向的作用,其凹槽的内壁倾斜设置,当针体需要插入凹槽时,针体能够准确可靠的插入最佳位置,这一效果是传统的圆柱形(直筒形)凹槽所无法实现的。
5、遮光套筒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避光性,避免临床检测时标本血清被光照射后所测的数据失真,保证检测的可靠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不带遮光套筒)。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其遮光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带遮光套筒)
图中标号表示:
1、管体;11、开口端;12、边沿;13、密封圈;14、血液储放端;15、卡位;2、塞头;21、凹槽;3、盖壳;31、孔;32、环形凸台;4、弹性密封片;5、遮光套筒;51、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臣,未经郭文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辅助测定结构的排卵测定器
- 下一篇:一种彼此首尾咬合采血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