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系统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3313.7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5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吕济明;郭孔辉;张志华;邱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6 | 分类号: | G01M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系统 试验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转向系统进行测试的试验台,属于测量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转向装置的结构也有很大变化。近年来在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是从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操纵轻便性和稳定性出发;次要是从减小因在高速行驶中前轮突然爆胎而造成的事故出发。虽然带来成本较高和结构复杂等问题,但由于优点明显,还是得到很快的发展。
然而,从目前国内对汽车转向系统的试验台架来看,一部分试验台仅能独立测试汽车转向器、横拉杆、转向管柱等单一零部件,另有少数一部分台架能对转向系统整体进行测试,但是其设置的转向阻力或阻力矩确实单一、静态、非实时性的,仅可在一定粗略的程度上测试转向系统的可靠性,而不能实时准确的对转向系统进行测试,因此也更不能进行人在环的主观评价试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汽车转向系统的试验台架不能实时准确的对转向系统进行测试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转向系统试验台。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转向系统试验台,包括用于安装放置转向系统的台架,用于将转向系统固定于台架上的夹具,以及为转向系统提供转向阻力矩的转向阻力矩模拟系统;所述转向阻力矩模拟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机、减速机托架、减速机轴套、扭矩传感器、节臂,所述节臂与转向系统连接,所述减速机托架与台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台架由立柱台、设置于立柱台上方的装配孔板、以及与装配孔板连接的防护栏组成。
更进一步,所述装配孔板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下方安装有直线导轨,该通孔上方则设置有与直线导轨连接的过渡板,所述减速机托架经由过渡板连接于直线导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孔板上还设置有将过渡板固定在装配孔板上的过渡板夹具。
优选地,所述减速机轴套与扭矩传感器之间通过轴承及轴承座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夹具包括转向管柱夹具和转向器夹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向阻力矩模拟系统为转向系统提供了不同大小的转向阻力矩,从而可以模拟出多种工况下实时转向阻力矩,进而能实时准确的对转向系统进行测试。
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孔板上具有许多装配孔,通过该装配孔便于夹具的更换与移动,同时也提供了对不同转向系统针对性开发夹具的空间和条件,进而可满足一定尺寸范围内所有转向系统的安装夹紧。
3、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速机托架经由过渡板连接于直线导轨上,从而可以在直线导轨的作用下提供适应不同轮距转向系统的轻松装夹。
4、本实用新型中过渡板前后两端也分别配备了过渡板夹具,该过渡板夹具可以在保证转向系统位置确定后进行紧固,约束过渡板的各个方向自由度。
5、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功能上可以为试验对象提供实时准确的转向阻力矩,而且在机械结构方面具有可调整性,灵活可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全面,并适用于整体转向系统及其相关零部件测试,极其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向系统与转向阻力矩模拟系统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立柱护栏,2-阶梯,3-右护栏,4-后护栏,5-扶手,6-左护栏,7-柱体,8-侧护栏,9-第二转向管柱夹具,10-装配孔板,11-转向器夹具,12-立柱台,13-伺服电机,14-减速机,15-减速机托架,16-轴承及轴承座,17-过渡板,18-转向系统,19-节臂,20-直线导轨,21-扭矩传感器,22-减速机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转向系统试验台,如图1所示,主要由包括台架、夹具和转向阻力矩模拟系统组成,其中每个部分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如下:
台架:包括立柱台12、设置于立柱台12上方的装配孔板10、以及与装配孔板10连接的防护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铅合金、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下一篇:无线随钻式空气快速钻进组合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