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非磨擦型传感器电阻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3204.5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9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邓进甫;兰昌云;梁立新;陈宇浩;谢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16 | 分类号: | G01D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81 广东省东莞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磨擦 传感器 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非磨擦型电阻板,尤其是提供一种用于传感器、电子尺、电位器的接触非磨擦型传感器电阻板。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各类位置传感器、电子尺、电位器中,其中核心技术有两类技术方向,一类方向是接触磨擦型。是使用电刷触点在电阻膜上接触滑动,通过电刷触点与电阻膜的接触及滑动位置变化,来获取电阻值信号(或电压信号)随电刷触点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类方向是非接触型。是使用磁敏元件(如霍尔元件)与磁性材料(如永磁铁)。通过霍尔元件等磁敏元器件在来感应各个位置中磁场的变化,来获取电压信号随位置(磁场)的变化而变化。
在第一类技术方向中,电阻膜材料一般是碳电阻膜、玻璃釉电阻膜以及导电塑料类物质,电刷触点材料一般为贱金属类的铜、镍(如:铍青铜、磷青铜类)合金材料,以及贵金属类的银、钯、铂合金材料。由于在工作过程中,电刷触点与电阻膜需保持一定压力的接触及机械磨擦,长时间工作后,电刷触点和电阻膜层都会被磨损坏,产品存在耐磨寿命问题,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而第二类技术方向中,虽然产品的工作寿命较第一类技术要长。但如图2所示,由于磁敏元件如霍尔元件(100),容易被周围电磁场影响,造成电磁干扰问题,使得产品的输出线性度和精度容易被外界的电磁干扰而变得不稳定,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因此,以上两类技术方向均由于自身的技术缺陷而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特殊的多层结构设计、不同功能层使用不同特性的材料,并通过特殊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接触非磨擦型电阻板及其配套部件,从而能有效解决现有接触磨擦型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短、非接触型磁敏元件型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精度受抗电磁干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触非磨擦型传感器电阻板,其分解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PCB基板(2)、接触电阻层(3)、导磁软条层(4)和绝缘保护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2)正面通过粘接层设有接触电阻层(3),接触电阻层(3)上通过粘接层设有空腔层(7)以及位于空腔层(7)内的导磁软条层(4),空腔层(7)上通过粘接层设有绝缘保护层(5)。
所述PCB基板(2)部分的结构如图3所示,PCB基板(2)上设有导体线路层(203)、导体线路层(203)端部的焊盘(201)、焊盘(201)内的过孔(202),所述导体线路层(203)包括输出组梳状电极(203A)和抽头组梳状电极(203B),导体线路层(203)的焊盘上连接有正面电阻层(205)。
所述PCB基板(2)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圆弧形,其导体线路也可以是直线形、圆形或圆弧形。
所述PCB基板(2)背面配置有永磁铁(1),永磁铁(1)外形可以是圆柱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该接触非磨擦型传感器电阻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PCB基板(2)上依次形成有导体线路层(203)、焊盘(201)、过孔(202),再利用厚膜成膜技术,如丝网印刷工艺,在导体线路层(203)形成有正面电阻层(205);
其中,PCB基板(2)的材料可以是FR4(玻璃纤维板)等常用PCB板基材,导体线路层(203)、焊盘(201)和过孔(202)的材料从里到外分别采用铜、镍、金,铜,导体线路层(203)的制作是先将铜箔粘结在PCB基板(2)上,再通过掩膜、黄光微影、蚀刻等半导体制程,形成相应的线路层,然后通过化学电镀方法,在铜线路层上先后镀上镍、金,正面电阻层(205)材料的主要成份是碳、酚醛树脂;
步骤二:利用厚膜成膜技术,在柔性基材上形成接触电阻层(3),为了取得低的接触电阻(接近零欧姆),可使用双层结构,先在柔性基材上形成银导体浆料,再在银导体浆料上形成碳电阻浆料;其中,柔性基材可以是聚酰亚胺类常用柔性印制线路板(FPC)基材,底层银导体浆料的主要成份是银、酚醛树脂,表层碳电阻浆料的主要成份则是碳、酚醛树脂,该接触电阻层(3)使用银层+碳层的双层结构设计,既可取得低的接触电阻,又可避免银电极被氧化腐蚀;
步骤三:位于第三层的导磁软条层(4),是将铁粉、粘合剂、抗氧化剂等材料混合后,通过流延工艺而制成导磁软条,该导磁软条本身无磁性,然后将导磁软条放置在一个空腔层(7)内固定,该空腔层(7)可以是采用PCB板、塑料或聚酰亚胺材料,通过机械冲切或铣边工艺而形成具有一定尺寸的空腔,其结构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3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美洲大蠊培养虫草菌的方法
- 下一篇:组合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