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接口及包含该USB接口的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2567.7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0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梁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顺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6 | 分类号: | H01R13/50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接口 包含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接口,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该USB接口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其区别于产品内部配置的电池,也叫外挂电池。移动电源一般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体积小、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可随时随地为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多种数码产品供电或待机充电。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是移动电源的重要部件之一。传统的USB接口包括外框、内框及引脚,引脚与内框组合成一整体后,再通过胶粘的方式与外框固定连接。由于胶体会产生老化现象,久而久之,引脚与内框组成的整体会从外框上脱落下来,使得USB接口遭受损坏,进而降低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寿命的USB接口及包含该USB接口的移动电源。
一种USB接口,包括:
外框,所述外框为两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所述外框具有一端口,所述端口的边框上设有两个第一凸块、两个第二凸块及挡板,所述第一凸块及所述第二凸块分别位于所述端口相对的两侧,所述挡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块之间,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向两个所述第二凸块方向弯折并延伸,两个所述第二凸块分别向两个所述第一凸块方向弯折并延伸,所述挡板由所述第一凸块所在的一侧向所述第二凸块所在的一侧延伸;
内框,所述内框上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及所述第二凸块相对应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内框收容于所述外框内,以使所述第一凸块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凸块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挡板与所述内框相抵持,所述内框卡设于所述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及所述挡板之间;
引脚,所述引脚固设于所述内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为一体成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框为一体成形结构。
一种移动电源,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挂孔,所述挂孔贯穿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表面粘贴有防滑垫;
线路板,所述线路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电芯,所述电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
上述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并穿设于所述壳体。
通过挂孔可将移动电源整体吊挂于外部物体上,给移动电源的携带带来方便。
壳体的表面粘贴有防滑垫。防滑垫呈“8”字形,密布于壳体的表面。将移动电源放置于桌面等光滑的物体表面,由于防滑垫的摩擦系数较大,移动电源将难以被移动,防止移动电源从桌面上摔下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充电接口及线体,所述线体穿设于所述壳体,其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收容槽,所述线体及所述充电接口收容于所述收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框为一体成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框为一体成形结构。
将内框卡设于外框上,第一凸块与第一凹槽卡合,第二凸块与第二凹槽卡合,挡板与内框相互抵持,从而使得内框被卡设于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及挡板之间。第一凸块、第二凸块及挡板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将力作用于内框上,使得内框被紧固于外框上。
相对于传统的将内框胶粘于外框上,此种将内框卡设于外框上的安装方式,避免了老化现象的发生,内框不易从外框上脱落下来,提高了USB接口的使用寿命,进面提高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移动电源的内部元件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USB接口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USB接口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USB接口的分解图;
图6为图2所示的USB接口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顺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顺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2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