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高压水泵及喷雾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2509.4 | 申请日: | 2014-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5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金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亿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F04C2/14;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高压水泵 喷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尤其是一种微型高压水泵;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喷雾机,尤其是一种带有微型高压水泵的喷雾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水泵还是喷雾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喷雾机中工作时,通过软管从水箱内抽取水,然后经由水泵增压后从喷嘴喷出,喷嘴在此处的功能是使水喷出时呈雾状。特别是在喷雾机中,水泵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元器件之一,其性能的优异直接决定了喷雾机的性能好坏。
目前,应用于喷雾领域的水泵普遍结构小巧,虽然耗能低且重量轻,但是功率小,增压效果,不利于喷雾机效果的发挥;对于部分体积较大的水泵,虽然功率达到要求了,但是缺点却很明显,不仅耗能高,重量大不方便携带,而且噪音比较大,污染环境。无论是前述哪种类型的水泵,其结构均较为复杂,容易磨损和堵塞,而且不适合长时间连续工作,在无水无油的情况下,不能空转,否则会损害电机水泵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重量轻,特别是增压效果明显的微型高压水泵。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增压效果好的微型高压水泵的喷雾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高压水泵,包括泵体、柱塞和驱动电机,所述泵体内设有供柱塞往复运动时容纳的安装孔,所述泵体内还设有两个独立且分别位于安装孔两开口端处的柱塞腔,各柱塞腔上开设有供柱塞端部往复进出的塞孔;各柱塞腔上均开设有进水内口和出水内口;进水内口处设有进水单向阀,出水内口处设有出水单向阀;泵体上还设有与两柱塞腔上进水内口相导通的进水通道、及与两柱塞腔上出水内口相导通的出水通道,进水通道上开设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外口,出水通道上开设有用于出水的出水外口;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泵体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偏心轮;柱塞的周壁上开设有供偏心轮容纳用的轮槽。
优选设置为:各柱塞腔上的进水内口和出水内口均只有一个。
为了实时获得出水外口处的压力情况,所以在泵体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测出水通道内压力的压力表。
为了能自由调节微型高压水泵工作时的强度,所以微型高压水泵还包括有用于调节驱动电机上输入电流的电流调节器。
由于需要提高水泵的响应速度和输出功率,而无刷直流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启动转矩大、从零转速至额定转速具备可提供额定转矩的性能,所以驱动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偏心轮转动,由于偏心轮受到轮槽壁限制,故转动过程中带动柱塞做往复运动,柱塞往复运动过程中,柱塞的端部分别往复性地进出柱塞腔内,当柱塞进入柱塞腔时,柱塞腔内压力增大,则柱塞腔内的出水内口就会打开并出水;当柱塞退出柱塞腔时,柱塞腔内压力减小,则柱塞腔内的进水内口就会打开并进水。由于进水通道导通两柱塞腔的进水内口,而出水通道导通两柱塞腔的出水内口,所以无论柱塞往哪个方向运动,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内的水均为流动状态,而且由于柱塞的特性,使得从出水外口出来的水压能高达80~100兆帕,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微型高压水泵领域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雾机,包括有前述的微型高压水泵,该微型高压水泵的进水外口和出水外口处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该出水管上远离出水外口处安装有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备有本实用新型中微型高压水泵的喷雾机,其喷雾时的水压得到极大的增强,且远高于现有微型高压水泵,从而保证喷雾机上从喷嘴处喷出的雾颗粒效果更加均匀充分,大大提高了喷雾应用的领域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柱塞和偏心轮在泵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图3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亿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亿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25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