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抑制舰船管路振动噪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2405.3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沈中祥;於朝根;吕刚;尹群;张健;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沈中祥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7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抑制 舰船 管路 振动 噪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管路振动噪音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调节的抑制舰船管路振动噪音装置。
背景技术
舰船内部有着非常复杂的管路布置,而船舶主机、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机械振动以及管内流体的脉动,都会引起舰船管路的振动。剧烈的振动会造成构件的疲劳破坏,使管路断裂,加剧工作场地周围的噪声,影响机器的正常运作, 此外,这些振动噪音也可通过管路传至船体结构。更重要的是,使舰船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化,严重影响舰船的隐身性、安静性和舒适性。因此,对舰船管路系统抑制振动噪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针对现代舰船对隐蔽性及舒静性要求的提高,提出一种能抑制管路振动噪音,并阻碍振动噪音通过管路向船体传递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抑制舰船管路振动噪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构成组件:
A、管卡主体;
所述管卡主体由一拱形箍片构成,所述拱形箍片的圆弧部卡箍在管道上表面,所述管道位于船体基板之上,拱形箍片的两端各自通过弹簧组件与船体基板连接;
B、壳体及壳体顶盖;
所述壳体为管状结构,竖向设置在管卡主体圆弧部的顶面,壳体底部通过连接件与管卡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顶盖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腔体内,通过左右两侧的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
C、箱体;
管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在所述船体基板上,箱体顶部开口,箱体内部设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并通过若干对称设置的弹簧被悬空定位在箱体内;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一横向的固定螺栓板,所述固定螺栓板中部为板体,两端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栓,固定螺栓板的两端通过螺母锁紧在箱壁上;
D、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一框型连杆和一调节螺栓;
所述框型连杆包括顶部的横杆和连接在横杆两端的竖杆,所述框型连杆横杆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适配的螺孔,所述竖杆的下端通过箱体顶部的开口插入箱体内,竖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螺栓板位于所述竖杆的正下方;
所述调节螺栓的底端呈球形,所述壳体顶盖上设有顶部开口的球形凹槽,所述调节螺栓穿过螺孔,其底端球形部卡在所述球形凹槽内;
E、碟形弹簧;
所述碟形弹簧固定在所述船体基板上,并支撑在所述管道的下方与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所述弹簧组件包括三根螺旋弹簧,三根螺旋弹簧一端与管卡主体的端部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船体基板上,左右两根螺旋弹簧对称设置在中部弹簧的两侧。
所述壳体内亦设有三根螺旋弹簧,包括中间的一根垂向弹簧和左右两根对称设置的弹簧,三根螺旋弹簧顶端均连接在所述壳体顶盖底面的中间点位置,中间弹簧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管卡主体顶面的中间点位置,左、右两根弹簧的底端固定在对应的连接件上,或固定在所述管卡主体的上表面。
所述调节螺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卡槽轨道,所述卡槽轨道顶端通过隔振器与框型连杆的横杆连接,卡槽轨道朝向调节螺栓的一面设有竖向凹槽;固定连接壳体和壳体顶盖的螺栓外侧一端伸出壳体的管壁,其伸出端卡入所述卡槽轨道的竖向凹槽内,沿凹槽方向上下滑动。进一步地,用于与卡槽连接的隔振器,应保证其变形值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该隔振器额定负荷下平均变形值的20%,且安装的一对隔振器刚度应尽量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轨道整体或局部可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固定连接壳体和壳体顶盖的螺栓为能被磁性吸引的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箱体底部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船体基板上,本发明中上述的各螺栓均设有泡沫硅橡胶材料的隔振垫片配合螺母使用,进一步增强隔振效果。
所述弹簧组件的尾钩通过橡胶圆环连接器与船体基板连接,以减小管路的振动余量传导至船体结构。
所述连接件固定在管卡主体上,连接件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壳体底部内表面设有对应的螺纹,壳体即通过螺纹啮合固定在所述连接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管卡主体、壳体和框型连杆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内部填充有泡沫铝材料的夹层结构。泡沫铝密度较低,具有独特的阻尼性、吸声性、有较高强度与刚度,以及超常的变形能力等优质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沈中祥,未经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沈中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2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口封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埋地天然气管道地表外溢引流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