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短绒KOH蒸煮制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2005.2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0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薛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润林 |
主分类号: | D21C5/00 | 分类号: | D21C5/00;D21C1/06;D21C11/04;D21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短绒 koh 蒸煮制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短绒KOH蒸煮制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我国棉短绒都采用NaOH制浆,主要原因是NaOH由电解NaCI制取,NaCI资源丰富。价格低,只有KOH价格的1/2~1/3。NaOH棉短绒制浆在高温(172~175℃)、高压(0.75~0.8Mpa)、高碱浓度(40-50g/L)的条件下进行蒸球蒸煮制浆。
蒸煮温度高,纤维剥皮反应越剧烈,纤维的有机物溶出物多,黑液的颜色深,COD高,制浆得率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黑液严重污染了环境和水源。黑液的治理,绐生产厂带来沉重负担,许多造纸厂、精制棉厂、化纤厂因黑液治理不能达标而被迫停产、转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棉短绒KOH蒸煮制浆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棉短绒KOH蒸煮制浆系统,包括开棉机、引风机、除杂机、送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压榨机、第一螺旋输送机、蒸球、第二螺旋输送机、回碱槽和KOH配碱槽;
开棉机通过引风机将棉花送入到除杂机,除杂机通过送风机将棉花送入到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设置有用于排空气的孔和用于加KOH碱液的孔;
旋风分离器的出料口连接螺旋压榨机的供料口,螺旋压榨机的出料口连接第一螺旋输送机的供料口,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蒸球的供料口,蒸球的出料口连接第二螺旋输送机的供料口;
所述的KOH配碱槽的碱液通过旋风分离器上的KOH碱液孔输入到旋风分离器;
所述的螺旋压榨机输出的碱液通过回碱槽再次输入到旋风分离器;
还包括压榨机和多效蒸发器;
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压榨机的供料口;
所述的压榨机提取的浓黑液通过第一中和池输入到多效蒸发器中;
还包括带式洗料机、第一精浆池、精浆机、第二精浆池、EX除砂器、第三精浆池、催化漂白机、第四精浆池和抄浆机;
压榨机的出料口连接带式洗料机的供料口,带式洗料机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精浆池,第一精浆池通过管道连接到精浆机的供料口;
精浆机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二精浆池内,第二精浆池通过管道连接到EX除砂器的供料口,EX除砂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三精浆池,第三精浆池通过管道连接到催化漂白机的供料口,催化漂白机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第四精浆池内,第四精浆池通过管道连接到抄浆机的供料口;
还包括园网过滤机;
带式洗料机的污水通过园网过滤机过滤后的纤维再次输入到带式洗料机中;
还包括第二中和池、第一污水沉淀池、第二污水沉淀池和框式压榨脱水机;
所述的园网过滤机的滤液通过管道输入到第二中和池,第二中和池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污水沉淀池和第二污水沉淀池相连,第一污水沉淀池和第二污水沉淀池沉淀的污泥输入到框式压榨脱水机中。
更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黑液晒场和第二黑液晒场;第一中和池的中性黑夜输入到第一黑液晒场和第二黑液晒场。
更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多效蒸发器的蒸发液体通过蒸馏水槽产生的蒸馏水输入到带式洗料机、催化漂白机和抄浆机;
第一污水沉淀池和第二污水沉淀池的沉淀污水一部分输入到带式洗料机,一部分输入到KOH配碱槽;
催化漂白机和抄浆机输出的白水输入到第一精浆池、第二精浆池、带式洗料机和KOH配碱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KOH取代传统的NaOH进行棉短绒蒸煮制浆,蒸煮所产生黑液,经过酸中和后转化为含钾有机肥料,化害为益,变废为宝。让黑液变成含钾有机肥料,重新回到农田,增产增收。
棉短绒KOH蒸煮的黑液转化为含钾有机肥料出售,收益要高于KOH购入价格,解决了治理黑液的难题。多年以来,我国农田严重缺少钾肥,每年需要大量从加拿大和俄罗斯进口。把黑液转变成含钾有机肥料,容易被植物吸收,能显著提高肥效,起到生态良性循环作用,是解决棉浆生产厂的污染治理的好办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棉短绒KOH蒸煮制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润林,未经薛润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2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