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862.0 | 申请日: | 201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3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晓铭 |
主分类号: | B60S9/10 | 分类号: | B60S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维修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维修设备,尤其是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逐年提高,汽车维护保养的工作量急剧提高。汽车的维护保养过程中,要使用到升降装置将汽车进行抬升以对汽车的地盘和轮胎进行维护。现有技术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006849U公开了一种汽车维修专用液压升降台,实现了汽车的升降检修,安全性高。但是,这种技术方案存在不便于对轮胎的检查及对地盘的拆卸操作,而且其安全措施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影响正常的检修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便于对汽车轮胎和地盘的检查,并且降低了升降装置安全结构的复杂度和占地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维修用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通过第一液压升降杆设置在地面上,第一液压升降杆的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手动截止阀;支撑框架为中空的矩形,支撑框架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轮胎卡接通孔,轮胎卡接通孔的外侧铰接有止退挡板,止退挡板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槽,支撑框架上铰接有与固定槽相配合的支杆,轮胎卡接通孔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升降杆,第二液压升降杆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传动辊,两个传动辊之间留有空隙,传动辊一端连接有编码器,传动辊的另一端通过离合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支撑框架底面的两个长边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上滑动设置有支撑板。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是所述支撑框架长度的20%~30%。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设置有丝杠,丝杠连接有手摇柄,丝杠顶部设置有托盘。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辊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液压升降杆上设置手动截止阀,在升降动作完成后,关闭手动截止阀,断开液压油的供回通路。这样就可以避免第一液压升降杆由于液压系统的故障造成的突发性失压,为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这种结构简单、无需占用大量空间,可以为维护工作节约出更多的空间。汽车的车轮卡接在轮胎卡接通孔中,在不进行转动检修时,使用止退挡板进行固定。当需要对轮胎进行检查时,使用第二液压升降杆将传动辊升起,同时放倒止退挡板,车轮被架在传动辊上。根据车轮采用发动机带动还是外界动力带动的不同,通过离合器选择传动辊是否连接驱动电机。编码器可以记录转动速度。两个传动辊之间留有的空隙用来对轮胎表面进行检测。支撑板可以在支撑框架上来回滑动,为拆卸底盘零件提供方便。支撑板的长度是所述支撑框架长度的20%~30%,可以在保证足够支撑面积的前提下给操作人员预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支撑板上的托盘可以调整高度,用来对重量较大的零件进行托举。支撑板上的其它位置可以放置工具等其它物品。当传动辊升起后,限位挡板可以防止车轮产生过量位移,提高车轮检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传动辊部分的结构图。
图中:1、支撑框架;2、第一液压升降杆;3、手动截止阀;4、轮胎卡接通孔;5、止退挡板;6、固定槽;7、支杆;8、第二液压升降杆;9、传动辊;10、编码器;11、离合器;12、驱动电机;13、滑槽;14、支撑板;15、丝杠;16、手摇柄;17、托盘;18、限位挡板;19、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通过第一液压升降杆2设置在地面上,第一液压升降杆2的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手动截止阀3;支撑框架1为中空的矩形,支撑框架1的四个边角处设置有轮胎卡接通孔4,轮胎卡接通孔4的外侧铰接有止退挡板5,止退挡板5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槽6,支撑框架1上铰接有与固定槽6相配合的支杆7,轮胎卡接通孔4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升降杆8,第二液压升降杆8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传动辊9,两个传动辊9之间留有空隙,传动辊9一端连接有编码器10,传动辊9的另一端通过离合器11连接有驱动电机12;支撑框架1底面的两个长边上设置有滑槽13,滑槽13上滑动设置有支撑板14。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支撑板14的长度是所述支撑框架1长度的27%。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支撑板14的顶面设置有丝杠15,丝杠15连接有手摇柄16,丝杠15顶部设置有托盘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晓铭,未经何晓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8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变化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混合型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