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疏导排水盲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851.2 | 申请日: | 2014-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玲;韩非;杨德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玲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1C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路面 疏导 排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路面疏导排水盲沟。
背景技术
在公路建设区域,当降水等原因造成地下水位升高,路基会受的地下水的侵蚀,带来的问题是,水位抬升后,大量的积水渗透在路基里,使路基富含水分。车辆对路面反复碾压后,会出现翻浆等情况,导致公路坑洼,虽不断的维修,但总也不能根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公路路面疏导排水盲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路面疏导排水盲沟,包括沥青路面,以及沥青路面与绿化带之间设有的平条石和路沿石,所述沥青路面与平条石之间沿路方向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中沿路方向间隔在铅垂方向设有竖向塑料盲管,所述竖向塑料盲管与沥青路面下设有的横向塑料盲管相连接,所述横向塑料盲管与积水井连接,所述积水井通过管道与绿化带中的水泵连接。
所述沥青路面由上到下依次铺设有沥青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中粒沥青层、土工布、粗粒沥青层、卵石碎砖层,所述卵石碎砖层下方为原土层,所述横向塑料盲管位于卵石碎砖层中,所述积水井位于卵石碎砖层和原土层之中。
通过在沥青路面与平条石之间沿路方向设置间隙,当降水后,借助沥青路面中央比边缘高呈凸面的结构,路面的水迅速汇向间隙并通过铅垂方向设有的竖向塑料盲管,再经横向塑料盲管被收纳到深深设置在卵石碎砖层和原土层的积水井中,此外,在沥青路面的铺设结构上采取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和土工布可以实现防水渗透和反渗透,这样路面的降水大部分被收集到积水井中,这样,路基可以避免被水直接侵蚀,收集的水通过水泵可以被未来用于浇灌绿化带,若水量过多,也可以利用泵车及时将水抽出转移到远离路基的区域,从而保护路基,使公路路面不发生翻浆等不良问题。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和土工布可以减少路面降水渗透到路基里,当地下水位升高后也可实现反渗透,此外,横向塑料盲管虽为横向,但也可以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可以将卵石碎砖层中的水分及时的疏导到积水井中,积水井彼此之间可以连通,沿路的方向依次布置在绿化带的下方,可以在修建时纵向形成一定的坡度,成为类似坎儿井的结构,成为一条地下河,及时将富集的地下水流出去,保持富水区路基的干燥程度。
所述沥青面层中包括添加的橡胶粉。由于乳化沥青粘层油和土工布可以防止路面的降水渗透,降水期间,水向间隙流淌时,在路面上暂时形成水富集时段,添加的橡胶粉有利于提高行驶车辆的抓地力,防治打滑等。
所述中粒沥青层的厚度为60mm~100mm。所述为粗粒沥青层的厚度60mm~100mm。所述卵石碎砖层的厚度为500mm~1000mm。这样可以适当的增高路基,进而抬高公路路面,使水位线远离路面,保持路况良好。
本实用新型在路基铺设中设置防渗透层和反渗透层以减少水分对路基的侵蚀,同时还设置竖向塑料盲管、横向塑料盲管将路基中的水分及时疏导到积水井中,从而减少了路基中水份,避免路面在车辆碾压下出现翻浆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沥青面层,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3.中粒沥青层,4.土工布,5.粗粒沥青层,6.卵石碎砖层,7.竖向塑料盲管,8.平条石,9.路沿石,10.水泵,11.积水井,12.原土层,13.横向塑料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以下说明中,省略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
图1中,提供了一种实施例,一种公路路面疏导排水盲沟,包括沥青路面,以及沥青路面与绿化带之间设有的平条石8和路沿石9,所述沥青路面与平条石8之间沿路方向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中沿路方向间隔在铅垂方向设有竖向塑料盲管7,所述竖向塑料盲管7与沥青路面下设有的横向塑料盲管13相连接,所述横向塑料盲管13与积水井连接,所述积水井11通过管道与绿化带中的水泵10连接。
所述沥青路面由上到下依次铺设有沥青面层1、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2、中粒沥青层3、土工布4、粗粒沥青层5、卵石碎砖层6,所述卵石碎砖层6下方为原土层12,所述横向塑料盲管13位于卵石碎砖层6中,所述积水井11位于卵石碎砖层6和原土层12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玲,未经李广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模具的上模以及冲压模具
- 下一篇:移动终端防盗器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