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化扩散导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61725.7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5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哲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哲元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化 扩散 导热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尤指一种可有效避免热量直接沿辐射方向扩散,并可增加整体散热效率的导热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亦逐渐频繁,同时,伴随操作使用时的声光效果复杂及精致化等需求,所需运算分析、光源及功率放大(中央处理器、发光组件、功率晶体或其它类似的组件)等电子组件亦被广泛地运用。而在使用时,上述各电子组件皆难以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若令该热能直接扩散,则会造成热源附近产生热量堆积,致使机壳表面局部位置的温度会过高。针对此种情形,较常见的解决方式,除了直接以散热组件局部接触于该热源上,以增加其整体的散热效果外,亦有利用一导热效率较佳的快速导热组件(例如:导热管)以其局部接触于该热源,且该快速导热组件另结合一散热组件(例如:散热片、风扇),利用该快速导热组件将热源的热量传输至远程,并由该散热组件加以发散。如此,虽可减缓热量过度集中,但由于该热源的热量仍会持续地以辐射方式发散,而难以避免地会造成局部位置温度过高的情形。
有鉴于已知的快速导热组件及散热组件的应用有上述缺点,创作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创作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可有效阻隔预设热源所产生的热量直接沿辐射方向扩散,并快速地将该热量向四周传递扩散,以避免热量累积,并迅速导引热量发散。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种强化扩散导热组件,其特点是,该组件至少包括:导热的壳罩,其罩盖于一预设热源的外周侧、至少一均温导热片,以至少局部接近或贴靠于该壳罩上、以及至少一导热特性优于该均温导热片的快速导热组件,贴设接触于该均温导热片的一侧表面上,且至少伸展接触于一接近该壳罩及一远离该壳罩的二区域之间。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为管状体,且该快速导热组件具有与该均温导热片相接触的平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为扁平的管状体。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均温导热片上远离热源的一侧表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均温导热片上接近热源的一侧表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均温导热片于至少局部边缘设有一垂直弯折的折缘,且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均温导热片的折缘设置于远离热源的一侧边缘。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远离热源的一侧表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快速导热组件设置于该折缘上接近热源的一侧表面。
依上述结构,其中该热源外周侧设有导热的壳罩,且该均温导热片接触于该壳罩表面。
如此,本组件可有效阻隔预设热源所产生的热量直接沿辐射方向扩散,并快速地将该热量向四周传递扩散,以避免热量累积,并迅速导引热量发散。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构造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符号说明
1、1a、1b均温导热片 11b 折缘
2、2a、2b快速导热组件 21 平面
3 热源 30 壳罩
31 遮蔽壳座 32 遮蔽罩盖
4、41 支撑件。
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要包括:均温导热片1与快速导热组件2等,其中该均温导热片1为一具快速横向热传导(热量可沿均温导热片1延伸方向快速传导)特性的片状体,且其以至少局部部位接近于一预设的热源3;而该快速导热组件2为一导热特性优于该均温导热片1的管状体,其可为一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内部具有导热流体(冷媒)的导热管、或为板型的超导组件,于该快速导热组件2表面设有具有至少一平面21(于实际应用时,该快速导热组件2亦可为于二对侧具有相对平面的扁平管状体),以与该均温导热片1上的至少二区域形成较大面积的接触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哲元,未经吴哲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