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针式导电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1523.2 | 申请日: | 2014-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3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拓普联科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24 | 分类号: | 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导电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尤其涉及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探针式端子是一种应用于手机、通讯、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精密连接器内的核心部件,通过该探针式端子去实现精密连接器与外部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从而发挥精密连接器的正常功能。
众所周知,探针式端子一般包含有探针、端子本体及弹簧,探针套于端子本体内,弹簧收于端子本体内并抵触于探针及端子本体之间,使得探针可相对于端子本体做弹性伸缩的滑动,从而满足探针与外部电子元件弹性抵触而实现电性连接的目的。具体地,外部电子元件处的电信号传递至探针式端子处的过程是,外部电子元件处的电信号通过探针后分两部分进行传递,一部分是通过弹簧传递到端子本体处,另一部分是通过探针与端子本体内壁传递到端子本体处;由于外部电子元件是顶推探针的中心处,故在顶推探针在端子本体上做伸缩滑动时会使探针与端子本体的侧壁存在不接触的状态,从而影响到探针与端子本体的侧壁接触的可靠性,进而导致接触电阻的不良,相应地降低了导电能力,并缩短了正常的使用寿命。
因此,急需要一种能提高使用寿命的探针式导电端子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确保接触电阻良好以增加导电能力和提高使用寿命的探针式导电端子。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针式导电端子,适用于连接器上,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探针式导电端子包括探针、弹性元件及中空结构的端子本体。所述中空结构形成贯穿所述端子本体一端的收容腔,所述探针呈可滑动伸缩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且所述探针的一端伸出所述收容腔外形成一伸出端,所述伸出端具有一供外部电子元件顶推接触用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偏离所述探针的中心线处;所述弹性元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连接于所述收容腔的内壁及所述探针之间;当外部电子元件通过顶推所述接触部而使所述探针于所述收容腔内做伸缩的滑动时,则作用于所述接触部上的顶推力产生相对于所述探针的中心线处的力矩而使所述探针与所述收容腔的侧壁相抵触。
较佳地,所述伸出端的末端沿所述探针的伸缩方向呈倾斜结构,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倾斜结构上。
较佳地,所述接触部形成于所述倾斜结构的最高处。
较佳地,所述倾斜结构的倾斜面为一平面。
较佳地,所述倾斜面与垂直于所述探针的中心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0度至85度。
较佳地,所述收容腔的侧壁朝所述探针处延伸出一阻挡部,所述探针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一端朝所述收容腔的侧壁处延伸出一受挡部,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受挡部的配合而阻挡所述探针完全滑出所述收容腔。
较佳地,所述探针呈空心结构,所述空心结构贯穿所述探针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一端并形成一套接腔,所述套接腔与所述收容腔相对接,所述弹性元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及所述套接腔内,且所述弹性元件抵触于所述套接腔及收容腔的内壁上。
较佳地,所述探针及端子本体均呈柱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端子本体包含同轴心设置的第一圆柱部、第二圆柱部及第一圆锥部,所述第二圆柱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圆柱部上,所述第一圆锥部固定于所述第二圆柱部上,所述收容腔贯穿所述第一圆锥部及第二圆柱部。
较佳地,所述阻挡部位于所述第一圆锥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探针之伸出端的接触部偏离探针的中心线处,故在外部电子元件通过顶推接触部而使探针于收容腔内做伸缩的滑动时,则作用于接触部的顶推力产生相对于探针的中心线处的力矩,该力矩驱使探针具有相对收容腔的侧壁转动的趋势,从而使探针与收容腔的侧壁相抵触,因而确保探针与端子本体的良好接触,进而确保接触电阻的良好,以增加导电能力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探针式导电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探针式导电端子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探针式导电端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拓普联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拓普联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