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溢电饭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1318.6 | 申请日: | 2014-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56 | 分类号: | A47J27/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1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锅,尤其涉及一种防溢电饭锅。
背景技术
电饭锅产品在煮饭和煮粥过程中,煲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米汤泡沫。如果产品上不加任何控制,这些米汤泡沫会沿着蒸汽通道从蒸汽阀排到煲体外部,对产品清洁以及整体安全性能带来麻烦。
目前解决米汤溢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方法是通过在蒸汽通道中(如蒸汽阀内部)增加交错筋位,以增加米汤泡沫从煲体内到与煲体外空气接触的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使得泡沫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表面张力改变而破碎,从而减少米汤泡沫溢出到煲体外的几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在蒸汽阀内安装破泡元件,例如风机,使得米汤泡沫在运动过程中接触到这些元件时被这些元件阻挡刺破或者通过压力差别被挤破,从而减少米汤泡沫溢出到煲体外的几率。
但是,上述第一种方法在米汤泡沫量大的时候不能完全杜绝泡沫溢出问题,杜绝米汤溢出的可靠性较低;第二方法通过安装蒸汽阀内的风机进行破泡,风叶与米汤泡沫接触用来打碎泡沫,由于风机是固定在蒸汽阀内,风叶的清洗不方便,从而风机组件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风叶的污染,造成防止泡沫溢出的性能显著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止米汤泡沫溢出、破泡元件清洗方便的安全型电饭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溢电饭锅,包括锅盖和锅体,锅体内设有内胆,锅盖包括可拆内盖和盖本体,内盖安装在盖本体下方,所述内盖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盖本体上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形成蒸汽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本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盖本体进入所述蒸汽通道,所述驱动轴的末端套装可拆风轮,所述风轮位于蒸汽通道内且能随驱动轴旋转,所述可拆风轮通过磁性装置吸合在盖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对应所述驱动轴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轴插入安装孔套装可拆风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可拆风轮圆周方向卡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为D型孔,所述驱动轴安装可拆风轮的部分为D型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盖本体的第一通孔进入所述蒸汽通道,所述驱动轴与通孔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盖本体的第一通孔进入所述蒸汽通道,所述驱动轴外侧壁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之间的间距小于0.8mm。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上固定第一磁性元件,所述风轮上固定有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相吸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其中之一为环形磁铁,另外一个磁性元件为环形磁铁或者环形铁磁性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中心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密封安装电机座,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方,所述风轮可拆安装在电机座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本体包括面盖和内衬,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内衬上,所述电机座安装在内衬上。
由于所述盖本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穿过所述盖本体进入所述蒸汽通道,所述驱动轴的末端套装可拆风轮,所述风轮位于蒸汽通道内且能随驱动轴旋转,所述可拆风轮通过磁性装置吸合在盖本体上,从而所述电机可驱动风轮打破所述米汤泡沫,从而减少米汤泡沫溢出到煲外的几率,而且,由于所述可拆风轮是通过磁性装置吸合在盖本体上,从而所述风轮可拆,从而也方便了对所述风轮的清洗,从而本实用新型的防溢电饭锅长时间使用后破泡防溢效果也不会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饭锅锅盖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和风轮部分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机和风轮部分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内盖; 11:进气口; 20:盖本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