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内硅油取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1195.6 | 申请日: | 2014-0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4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贺元 |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油 取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眼内硅油取出器。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眼内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规的手术方式,向患者眼内填充硅油进行支撑视网膜复位,待患者的视网膜完全复位后,再将患者眼内的硅油取出。目前,眼内硅油取出术普遍采用的医用耗材为玻璃体切割机生产厂家配套生产的硅油取出包,其利用玻璃体切割机产生的持续负压、通过取油器械包配给的相关器材进行眼内硅油取出。这一医疗器械的价格非常昂贵,在临床应用中导致整个手术费高昂,从而导致整个治疗费用高昂,是部分低收入患者所无法承担的。
有鉴于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各种利用注射器制成的取油器械。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医用硅油取出装置”(公开号:CN 202982374,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该技术虽能用于患者眼内硅油取出术,但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较大的风险性,这主要表现为:对注射器缺少必要的支撑架,用于在注射器针筒内形成负压的活塞杆无法进行可靠、有效地定位,在手术过程中的无意碰触下,活塞杆的运动要么对针筒内形成加压、要么对针筒内形成减压,即针筒内无法形成可靠、稳定地恒定负压,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和/或增加患者痛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眼内硅油取出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内硅油取出器,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主要由针筒、活塞杆和三通组成,活塞杆通过活塞插装在针筒内,三通连接在针筒的小孔上、且三通上连接有针头;所述取出器还包括支撑架和操作机构;所述支撑架为框型结构,主要由连接在边框前部的前挡板和连接在边框后部的后挡板组成,在前挡板上设有针筒穿装孔,所述注射器的针筒穿装在前挡板的针筒穿装孔内并向前延伸出,针筒通过尾端的外折边缘在前挡板上定位,在后挡板上设有操作机构的操作杆穿装孔;所述操作机构主要由操作杆和定位销组成,该操作杆穿装在支撑架后挡板的操作杆穿装孔内、且与注射器的活塞杆连接,由操作杆控制活塞杆的动作,在操作杆上由前到后设有多个销孔,定位销的形状匹配操作杆上的销孔,定位销通过插装在不同的销孔内对操作杆进行对应的位置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边框上设有导轨,在导轨上装配有滑动板,该滑动板用于连接注射器的活塞杆和操作机构的操作杆,使操作杆和活塞杆的动作同步。
再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通过滑动板上的压紧销在滑动板上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的针筒通过前挡板上的压紧销在前挡板上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注射器的针头主要由留置针和导管组成,留置针插装在三通上,导管的末端用于接触患者。
再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末端为45°的斜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机构的定位销通过定位栓线连接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取出器利用成本低廉的注射器能够形成负压的原理,通过增设结构简单的支撑架和操作机构使注射器上的活塞杆能够可靠、有效地定位,进而使注射器的针筒内形成稳定、可靠地恒定负压,利用注射器针筒内的恒定负压匀速、可靠地取出患者眼内的硅油,整个操作容易、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代号含义:101—针筒;102—活塞杆;103—活塞;104—小孔;105—三通;106—留置针;107—导管;201—前挡板;202—针筒穿装孔;203—边框;204—后挡板;205—操作杆穿装孔;206—滑动板;207—导轨;208—定位轴;209—压紧销;301—操作杆;302—销孔;303—定位销;304—定位栓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注射器、支撑架和操作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人民医院,未经德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11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